物資方麵,無論馬匹、糧食、軍械一律沒有,隻給了2000匹棉布。
新式步槍支援吳三桂1000挺,給沈世魁500挺,給滿洲女真300挺,給達斡爾人100挺,給鄂倫春人100挺。
李建安派遣司徒雷父子作為監軍,一來押送軍火,二來掌握敵情。
司徒雷父子九月末從北京出發,十月初八到達沈陽。東北已經下了兩場雪。
吳三桂接到新式步槍,非常高興。
新式步槍威力大,填充快,有準頭,讓遼西軍幾萬將士都非常意外驚喜。營中數千火槍兵摩拳擦掌,都想擁有一把新型火槍。
吳三桂從幾千火槍兵中,挑選出一千精銳,組建精銳步槍營。
這些火槍兵常年玩火槍,加上新式步槍操作簡單,兩天就熟悉了。
原本吳三桂打算過年之後再出兵,可是代善傳來消息,說沙俄人正在雅克薩築城。
哈巴羅夫一共帶來1000兵馬,他們自己不乾活,四處抓捕當地少數民族。被他們抓去的奴隸有近2000人。
原本冬天不適合乾工程,尤其東北土地凍硬,乾工程屬於事倍功半。
可是哈巴羅夫不管許多,玩命壓榨勞工奴隸。聽說工程隻乾了一個多月,已經累死餓死凍死200多人。
當地各部落民怨沸騰,但凡有出路的都跑了。那些舍不得祖業族地的,跟沙俄人玩起了遊擊。
吳三桂多年戰爭經驗,立刻讓手下軍隊集合備戰,決定臘月出兵。
如今沙俄人立足未穩,還沒有城堡,打起來比較容易。要是被他們建成城堡,再要攻打就難了。
而且現在出兵,民心可用。周圍部落被沙俄人欺負慘了,正是同仇敵愾的好時機。
吳三桂定下出兵路線,司徒雷父子立刻押送軍火趕到遼陽。
沈世魁接到軍火,也是非常高興。他讓侄兒沈誌祥帶領一千兵馬,北上沈陽與吳三桂彙合,一同討伐沙俄。
臘月初六,沈誌祥領兵到達沈陽。
吳三桂親自迎接,安排食宿。
如今正是關外最冷的時候,哪怕將士們有毛氈帳篷,在冰天雪地中過夜也是非常痛苦的。
臘月初九,吳三桂點兵5000,在沈陽誓師,大軍北上。
遼西軍這五千兵馬多是步軍精銳,騎兵隻有一千騎。如今黑龍江流域冰天雪地,馬草可是大問題,馬匹帶多了無法保障後勤。
冰天雪地後勤艱難,這也是吳三桂隻帶5000人的原因。如果是夏天,帶去1萬兵馬,打沙俄1000人還不是簡簡單單。
路上走了九天,臘月十八,遼西軍到達嫩江流域,與女真和索倫各部彙合。
代善與各部首領迎接吳三桂和司徒雷,安排酒宴,接風洗塵。
為了款待遼西軍將士,各部落貢獻牛羊,滿洲女真還打來80頭梅花鹿,100頭傻袍子。
吳三桂在滿洲部落裡查看一番,發現滿洲女真日子過得很艱苦。現在彆說讓他們入主中原,能生存下去就不錯了。
200口大鍋架在雪地裡,大鍋煮大塊肉,各部將士雖然語言不通,卻能吃喝到一起。
吃喝完了,司徒雷拿出五百挺趙氏步槍,分發各部。
各部派出好手學習步槍使用。
當看到步槍威力驚人時,各部首領喜笑顏開,勇士們也是歡天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