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民笑道;“廚師回老家春耕了,他們都誇我做飯好吃,讓我代幾天。”
“那誰刷碗呀?”李建安問。
李敬民樂嗬嗬的;“沒多少碗,我一塊就刷了。我是總理的長子,當然要多乾活。”
李建安無奈;“行啊,隻要你能吃飽飯,不打架就行啊。”
李敬民臉色為難;“爹,我想要十兩銀子。”
李建安奇怪;“你要那麼多錢乾什麼?”
李敬民道;“同學們要春遊,讓我準備一些食材。他們都說要吃烤羊肉。”
李建安道;“你們班多少人啊?吃多少肉啊?”
“我們班二十六人,要吃二十斤肉。”李敬民道。
“二十斤肉一兩銀子就夠了,剩下九兩乾什麼?”李建安道。
李敬民道;“同學趙青鬆父親去世了,他要退學,我和他是好朋友,我要幫他交學費。”
“跟你娘說了嗎?”李建安問。
李敬民有些委屈;“說了,娘不給我,說趙青鬆騙我。”
李建安道;“那你覺得呢?”
李敬民道;“不可能,趙青鬆不會騙我的。”
李建安摘下名牌,遞給李敬民;“你去賬房領十兩銀子,你娘要問,就說我給的。”
李敬民高興了,接過名牌,高高興興去了。
三天後,《京師日報》頭版刊發了《李總理決定不再參選》
這篇文章如同晴天霹靂,深夜驚雷,轟動京師!
李建安為什麼不參選?
有什麼隱情?
有什麼內幕?
李府目前絡繹不絕,前來打探消息的人把大門都堵了。
李建安隻好在各大報刊發表文章,說明情況。他特意提到北洋公司,為將來發行股票造勢。
許多人來到李府和公署,向李建安請願,希望他再次參選。
李建安好言謝絕,儘量少露麵。
李建安退選的消息,如同地震一般,在華夏大地震蕩開來。
各省各地都驚了,許多人擔心沒有李建安,大明會出現混亂。
各省督撫紛紛寄來私信,請求李建安參選。
李建安無奈,回寄私信的同時,又在北方各大報刊連續發表署名文章,安撫人心。
四月初一,《江南時報》發表了阮大铖的文章《千秋至聖!再論李建安主動下野》
接著《金陵時報》發表了《前無古人,李青藍勇於放權》
然後是《長江月刊》出了特輯
《彪炳青史,還政與民第一人》
《人間楷模;從青藍到總理》
《世間若有君子,海內唯獨建安》
《李氏春秋》《李氏機械》《靖海軍風雲二十年》
《後李建安時代的大明》
一連幾篇文章發出來,在整個大明產生巨大影響。李建安之名更是家喻戶曉,老少皆知。
吳三桂聽說李建安不再競選,有些憂心忡忡。他害怕以後自己受到朝廷排擠,於是想給自己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