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咯咯,李香君笑了。
柳如是笑道;“你就胡鬨吧,小心小夫人打你。”
董小宛笑道;“不會的,小夫人看著就善良。我這麼可愛,小夫人不會打我的。”
李建安無奈,三個女人一台戲,就這樣給自己安排好了。
這時候,錢謙益帶著幾人走過來,說道;“殿下,前麵就是夫子廟了,已經安排南京最有名的昆曲班子,要演一出《李白會》。你看咱們是上岸看,還是就在船裡看。”
謝三賓道;“上岸離得近,看得清楚,船上看稍微遠些。”
李建安道;“就在船上看吧,免得麻煩。”
錢謙益笑道;“也對,上岸隻怕引起圍觀,反而打擾戲班,那就把船靠過去吧。”
前麵河道忽然寬闊,是人工的一汪湖水。
湖水岸邊就是戲台,台上戲班已經準備就緒。
大遊船慢慢靠岸,船中賓客向這邊靠過來,有些人急忙占據有利座位,儘量靠近李建安一些。
謝三賓揮手,大戲開鑼。
岸邊兩側還有不少遊客觀眾,並沒有人阻攔。
一些觀眾發現李建安,也沒有呼喊,隻是看戲。
《李白會》誕生十餘年,幾經改版已經非常成熟。
大江南北十幾個劇種,都有《李白會》這個劇目。
昆曲的《李白會》唱詞多一些,細膩婉轉,也有武戲部分,場次不多。
飾演李建安的是個俊俏小生,扮演白如玉的是個美貌女生。
整個舞台布置奢華精美,樂隊也是技藝精湛。
整個戲班估計有五六十人,算是一出大戲。
靈兒坐在李建安身邊,看得津津有味。
董小宛插科打諢,時常給李建安講解。
一出戲演了快一個時辰,這才謝幕。
李建安從二狗子那裡要來零錢,扔上去幾塊銀錠子。
眾多賓客出手闊綽,有些人扔的是金元寶。
大戲看完,遊船再次啟動。眾人一邊看景,一邊吟詩作對。
船上百十人,或三五成群,或八九成隊,各種詩詞出口成章,有好的乾脆寫下來。
李建安、靈兒、宋興元、錢謙益、柳如是、李香君、董小宛,七個人組成一隊,做了幾首詩,閒情雅致,不可細表。
這邊正在作詩,阮大铖和朱保國幾人來了。
阮大铖對李建安笑道;“殿下,剛才我們幾個商量了,今天是七月初二,為了紀念您下江南,以後每年七月初二,我們將這一天定為建安節,年年慶祝,為您祈福。”
李建安急忙擺手;“不可不可,我還活著呢,何苦創建節日紀念我。”
阮大铖笑道;“您活著歸您活著,不影響我們紀念您。由我們幾人推廣,相信百姓們都願意參與。我敢打包票,不出五年,全國都很有建安節。”
李建安連連擺手;“不可不可,一個節日不是容易形成的,靠推廣是沒用的。我再次南下不知何年何月,何苦徒增花費。幾位盛意不勝感謝,還是不要花費了。”
阮大铖見他堅決,笑道;“那好吧,我們不推廣就是了。我們隻提倡,百姓們是否響應,攔是攔不住的。”
李建安還未說話,外麵有人呼喊;“吳媽媽和幾位小公子到了。”
宋興元循聲看過去,隻見不遠處一艘遊船靠過來,幾個衣裝華美的人站在船頭,要渡過來。
那幾人中,為首一人是年紀五十的豔婦,身旁跟著幾位清瘦秀氣的小公子,一個個細皮嫩肉,弱不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