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安把頭盔戴上,摘下青龍刀,高高舉起來。
土坡下麵,正在布防的陸戰師將士,一個個仰望著李建安,忽然發出呼喊聲!
吼——吼——
陸戰師兩千人中,有許多靖海軍的老兵。
時隔十年,他們再次看到李建安披甲,看到了他們的精神圖騰,怎麼能不激動!
那藍色頭纓,曾帶領他們南征北戰,帶領他們所向披靡!
崔元珍終於明白了,大戰在即,李建安完全沒想過熱不熱,他的整個身心已經完全投入到即將爆發的戰爭中!
在將士們的歡呼中,李建安帶著二狗子幾人走下來,他停在防線後麵百步外,這裡還是比防線高一些,方便指揮整個戰場。
薑晉煕熱血澎湃,招呼1500朝鮮兵,大踏步壓下去。
崔元珍和宋師爺等人留在土坡上。
鄭成功已經披甲,卻沒有下場。他想居高臨下,看看這個傳說中的男人,到底是如何打仗的。
對麵草叢中,五千日本兵已經集結完畢,大隊人馬壓上來。
老中稻葉等人已經披掛日式盔甲《大鎧》
整個大番軍五千人,穿戴盔甲的不足一千。輕足、同心、給力是沒有盔甲的。
大番軍共12營,每個營都有自己的旗幟,再加上他們兵種多,服裝也不統一,所以顯得有些雜亂。
隨著幕府軍慢步靠近,陸戰師在胡一刀指揮下,紛紛藏身在地坑裡,開始披甲。
稻葉等人停在壕溝外百步,幕府軍全部停下來。
雙方隔著一條壕溝,開始相互打量。
距離近了,稻葉看得更加清楚。
北洋的防線共三層,第一層是壕溝,寬有一丈,深也有一丈。
第二層防線是十個大地坑,十個大坑呈現前後交錯,與壕溝大體平行。
壕溝長二裡,十個大坑百步一個,分布均勻。
那地坑是圓形,直徑估計有五十步,每個地坑裡麵估計有二百兵。
第三層防線就是朝鮮兵了,他們1500人排成一條橫線,每縱隻有兩個兵。
李建安等人挨著朝鮮兵防線,就在他們前麵,大約二百人。
李建安身邊有二狗子直領的十個親兵,還有旗手、鼓手、號手五十人。
幾十人兩邊,還有兩隊騎兵,估計隻有一百騎。
大船運力有限,整個北洋帶領的馬匹隻有一百,都在這裡了。
稻葉仔細觀察李建安等人,通常大旗下麵,就是主帥了。
上野五郎向稻葉指點;“那人就是海盜頭子,頭盔插藍色頭纓那個。”
稻葉盯著李建安的帥旗,巨大帥旗迎風招展,上麵是一個“李”字。
稻葉驚了,驚心動魄,心慌意亂,問上野;“難道此人就是李建安?”
上野低首;“大人恕罪,無法判斷。但根據年齡體貌,很有這種可能。”
眾多番頭聽說李建安,一個個都湊近一些,仔細觀察。有些人為了看清一些,乾脆用望遠鏡細看。
他們雖然身在日本,消息閉塞,但是這些年來,明國的消息還是知道一些,李建安的名字已經如雷貫耳。
隻是有一點,李建安在日本的風評並不好。幕府官方認為李建安大逆不道,搞什麼共和,搶奪君王的權力。
日方眾人看得仔細,一個個不由驚心動魄。
“他們的馬匹好高大啊!比熊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