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的陽光懶洋洋地灑下,我踏入那荒廢許久、蛛網密布的後院倉庫。
灰塵在光束中肆意飛舞,角落處,一個被歲月遺忘的舊箱子蒙著厚厚的灰,瞬間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打開箱子,陳舊的賬本和信件靜靜躺在裡麵,紙張早已泛黃發脆,輕輕一碰,似乎就會碎成齏粉。
在這些雜亂的物件中,一封未署名的信件格外引人注目。
上麵的字跡模糊不清,卻隱隱提到一種生長在遙遠南方深山的奇特植物,其汁液與廚房常見的某種調料混合後,竟能產生致命毒素。
看到這裡,我腦海中突然閃過案宗裡仆人們中毒的症狀,二者描述竟出奇地相似,這真的隻是巧合嗎?
為了驗證心中的猜想,我開始小心翼翼地暗中走訪府裡曾在廚房工作的老仆人。
從一位滿臉皺紋、頭發花白的年邁廚娘的閒聊中,我得知了一個關鍵線索。
當年老夫人去世當天,廚房收到了一包
來曆不明的調料,隻說是一位遠房親戚送來的稀罕之物,還特意交代要在重要場合使用。
而這位神秘的“親戚”,每次來都戴著寬大的鬥笠,根本看不清麵容,但其身形卻和被抓起來的後廚巧兒的丈夫極為相似。
順著這條線索,我又仔細查閱了當年的出入登記冊。
果不其然,那段時間,有個身份不明的人頻繁出入府邸,而且每次都選在夜深人靜之時,停留時間短暫。
更令人起疑的是,這個人最後一次出現,恰恰是毒發的前一天。此時,我心中的懷疑愈發篤定,幕後黑手大概率就是陳琴兒安插在廚房的眼線巧兒,她精心策劃了這場駭人聽聞的投毒案。
隨著調查的不斷深入,更多令人震驚的細節逐漸浮出水麵。
原來,當年負責上菜的仆人在老夫人毒發前幾日,行為變得十分反常,常常獨自發呆,眼神中滿是恐懼與不安。
我推測,巧兒在收買他們時,肯定使用了威脅手段,讓他們不敢輕易說出真相。
在整理這些線索的過程中,我突然想起王嬸曾說過,案發當日,府裡來了一位陌生的郎中,說是路過順便拜訪。
可他在廚房附近停留的時間格外長,而且他離開後不久,毒發事件就發生了。
我立刻讓陳墨四處打聽這位郎中的下落,經過一番周折,終於在城外的一個小村莊找到了他。
麵對我們的質問,郎中一開始還矢口否認,百般抵賴。
但當拿出一係列鐵證後,他的心理防線徹底崩塌,終於坦白了一切。
原來,他是陳琴兒花重金雇來的,不僅負責提供毒藥和解藥的配方,還親自指導那兩個仆人如何下毒。他本以為這隻是一場無傷大雅的惡作劇,卻沒想到最終釀成了如此慘烈的大禍。
至此,當年老夫人被毒死一案的真相終於大白。
為了謀取李家財產,陳琴兒精心策劃了這場毒殺陰謀,怪不得在老夫人的吃食裡一直沒有發現投毒的痕跡。
這女人心思之縝密、手段之狠辣,要是放在現代都市的霸總文裡,恐怕都能一路過關斬將,活到故事的大結局。
嫌疑人已經鎖定,可我無法改變劇情的發展,隻能默默守護在小胖達身邊,全力保護他的安全。
時光飛逝,轉眼間小胖達到了上學的年紀。
大哥將他接回陳宅,還特意請了兩位德高望重的老夫子,對他進行一對一的悉心輔導。
看著三歲的娃娃整天搖頭晃腦地背詩寫大字,那認真又稚嫩的模樣,我心裡滿是心疼。
這天午後,我好不容易將娃仔哄睡,自己則坐在搖搖椅上,把玩著大哥新給胖達買的玩具千機械。
看著那精美的雕工和複雜的構造,我不禁對過去人的智慧和想象力讚歎不已。
“少夫人,天熱了,喝碗綠豆湯降降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