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資源網”啟動的第一周,聯盟就嘗到了跨域共生的甜頭——潮汐營地的第一批海魚通過改裝冷藏車,沿著“世界之心”能量開辟的安全路線,順利運到綠洲,張大爺立刻做成魚乾、魚丸,分發給各基地;雪境營地的雪晶則被送到機械基地,老周帶著學員,不僅升級了溫室大棚的溫控係統,還造了第一台“雙能冷藏機”,能將食物保存三個月以上,林叔看著裝滿魚乾的冷藏庫,笑著說:“以後就算遇到極端天氣,咱們也不用怕食物變質了!”
草原營地和河穀營地也很快傳來了合作消息。草原營地擅長馴化溫順的變異牛羊,主動提出每月給綠洲供應牛羊肉,換取靈植幼苗和雙能農具;河穀營地則有豐富的淡水儲備,還掌握著“梯田種植”技術,願意教綠洲的農戶在山坡上開墾梯田,同時接收綠洲的雙能播種機,提高糧食產量。姚浩立刻安排兩隊人馬,分彆帶著物資前往兩個營地,短短十天,全域資源網就實現了“靈植、海產、肉食、淡水、糧食”五大資源的互通。
這天上午,姚浩正在綠洲學院查看新開設的“跨域農業班”,柳晴突然跑了過來,手裡拿著一盆冒著白霜的靈植,葉片上泛著淡淡的藍光:“姚指揮!我們成功培育出‘耐鹽靈植’了!用潮汐營地的海水試種,不僅能存活,還能淨化海水裡的鹽分,以後咱們就能在海邊開墾農田,潮汐營地也能種更多莊稼了!”
姚浩接過花盆,用手碰了碰葉片,涼意十足卻不刺骨。他立刻讓柳晴準備耐鹽靈植的幼苗,派老周帶著兩台雙能播種機,一起前往潮汐營地。不到五天,潮汐營地的海邊就開墾出了一片梯田,耐鹽靈植種在梯田邊緣,像一道綠色的屏障,海水經過靈植淨化後,變成了適合灌溉的淡水,梯田裡種上的水稻,隔天就冒出了芽尖,潮汐營地的首領看著這一幕,激動地說:“以前我們隻能靠海吃海,現在既能捕魚,又能種莊稼,再也不用怕海況不好沒飯吃了!”
這邊耐鹽靈植見效,草原營地那邊也傳來了好消息——趙山帶著獵影營地的人,教草原營地的牧民使用雙能農具,還幫他們搭建了“能量圍欄”,用護園靈植和“世界之心”的能量,擋住草原上的變異狼群。牧民們第一次不用再擔心牛羊被襲擊,特意挑選了十頭健壯的變異牛,送到綠洲的養殖園,張大爺用飼草靈植喂養,不到半個月,牛肉就變得格外鮮嫩,聯盟的“第一屆草原美食節”也應運而生,烤牛肉、牛肉湯、牛肉乾擺滿了廣場,孩子們吃得滿臉是油,牧民代表看著熱鬨的場景,笑著說:“這才是草原上該有的好日子,有肉吃,有朋友,再也不用提心吊膽!”
就在聯盟忙著完善全域資源網時,通訊站突然收到了河穀營地的緊急信號:“姚指揮!不好了!我們這裡突發‘山洪’,梯田被衝毀了,倉庫裡的糧食也被淹了,還有幾名村民受傷,請求支援!”
姚浩心裡一緊,立刻召集阿凱、柳晴、老周,帶上十名精銳、充足的治愈能量、雙能修複設備,還有柳晴剛培育的“固土靈植”——這種靈植的根係格外發達,能快速固定土壤,抵禦洪水。車隊出發前,蘇禾特意將“世界之心”的一縷能量注入裝甲車,讓車隊能快速穿越山區,還在沿途撒下生機孢子,確保道路安全。
車隊走了三天,終於抵達河穀營地。眼前的景象有些慘烈——梯田被衝得七零八落,倉庫的屋頂塌了一半,糧食泡在水裡,幾名受傷的村民躺在臨時搭建的帳篷裡,臉色蒼白。姚浩立刻下令:“柳晴,帶著靈植師給傷員療傷,同時在河穀兩岸種下固土靈植,防止二次山洪;老周,用雙能修複設備搶修倉庫和梯田的堤壩;阿凱,帶著精銳幫村民轉移糧食,把沒被淹的糧食搬到安全的地方!”
所有人立刻行動起來。柳晴用生命之花的治愈能量,給受傷的村民處理傷口,固土靈植的幼苗剛種下,就快速紮根,根係像無數條綠色的繩子,緊緊抓住土壤;老周帶著學員,用雙能修複設備焊接堤壩的裂縫,能量注入後,堤壩瞬間變得堅固;阿凱和精銳們則跳進水裡,把一袋袋沒被淹的糧食扛到高處,村民們也主動加入,大家齊心協力,不到一天,就控製住了災情。
傍晚時分,河穀兩岸的固土靈植已經長成,綠色的藤蔓纏繞在堤壩上,像一道堅固的綠色長城;倉庫被修好,沒被淹的糧食整齊地堆在裡麵;受傷的村民也全部脫離危險,柳晴還留下了幾包清心薄荷香囊,讓他們緩解災後的疲憊。河穀營地的首領握著姚浩的手,哽咽著說:“謝謝你們!要是沒有你們,我們這營地就徹底毀了,以後我們一定好好跟著聯盟,把梯田種好,給聯盟多送糧食!”
姚浩笑著點頭,還讓農業班的兩名學員留在河穀營地,教村民用雙能播種機修複梯田,同時指導他們在固土靈植周邊種植耐濕的水稻,確保以後就算遇到山洪,也能減少損失。離開前,河穀營地的村民特意給姚浩裝了一袋“河穀石”——這種石頭能吸附水分,姚浩帶回聯盟後,柳晴用它培育出了“儲水靈植”,種在綠洲的農田裡,就算遇到乾旱,也能靠儲水靈植的水分灌溉莊稼,張大爺忍不住誇:“這全域資源網真是好,各地的寶貝都能用上,種莊稼再也不用看天吃飯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返回綠洲的當天,姚浩剛走進綠洲中樞,係統提示音就突然在腦海裡響起,帶著明亮的力量:“成功支援河穀營地,完善耐鹽、固土、儲水三類適配靈植,全域資源網覆蓋六大營地,綠洲覆蓋範圍擴展至一萬五千裡;文明傳承進度提升至50;解鎖‘災害防禦體係’藍圖,可在各營地搭建‘能量防洪堤、低溫防護棚、防風沙屏障’,抵禦極端天氣與自然災害;解鎖‘綠洲大使’身份,聯盟成員可憑此身份,在各營地間自由通行,推動文明交流。”
姚浩立刻召集核心成員,敲定了災害防禦體係的建設計劃:老周負責設計能量防洪堤和防風沙屏障,用河穀石和能量礦石增強防禦能力;柳晴負責在各營地周邊種植固土、儲水、耐鹽等適配靈植,形成“靈植防禦帶”;張大爺則帶著農戶,在各營地的農田裡搭建小型儲水設施,確保水資源充足。計劃一落地,各營地就立刻行動,短短半個月,六大營地就都建起了完善的災害防禦體係,草原營地的牧民再也不怕風沙,河穀營地的村民再也不怕山洪,雪境營地的居民再也不怕暴雪。
這天傍晚,姚浩站在綠洲中樞的屋頂,看著屏幕上全域資源網的實時數據——潮汐營地的海魚正在運往草原營地,草原營地的牛羊肉正在送往雪境營地,河穀營地的淡水正在補給星火營地,六大營地的資源像一條條綠色的河流,在一萬五千裡的土地上流動。王虎、老周、柳晴、張大爺、還有六大營地的首領,都走到他身邊,手裡拿著各自營地的特色食物,圍坐在一起。
潮汐營地的首領遞過一塊烤魚,笑著說:“以前我們隻能守著海,現在能吃到草原的牛肉、綠洲的草莓,這都是全域資源網的功勞;以後我們還要跟著聯盟,把海邊的農田擴得更大,給大家送更多海產!”雪境營地的雪姐也遞過一顆雪晶果,說:“我們現在暖房裡種著水稻,還養了綠洲送來的山羊,孩子們再也不用凍著餓著,以後我們會培育更多耐寒靈植,幫聯盟覆蓋更多雪境區域!”
姚浩接過烤魚和雪晶果,心裡滿是溫暖。他抬頭看向懸浮在空中的“世界之心”,光芒比以前更明亮,照亮了一萬五千裡的每一個角落——海邊的梯田泛著綠光,草原的牛羊悠閒吃草,雪境的暖房冒著熱氣,河穀的梯田裡水稻長勢旺盛,綠洲的學院裡傳來朗朗書聲。
他輕聲說:“現在,我們有了全域資源網,有了災害防禦體係,六大營地像一家人一樣互相扶持,這就是文明共生的意義。以後,我們還要找更多的營地,讓全域資源網覆蓋更廣,讓災害防禦體係保護更多人,讓‘世界之心’的綠光,照亮每一片荒蕪的土地,讓每一個幸存者,都能在這片土地上,安穩、幸福地生活,讓文明的火種,永遠傳遞下去。”
夜色漸深,“世界之心”的光芒與星光交織,六大營地的燈光像無數顆星星,點綴在一萬五千裡的土地上,全域資源網的能量軌跡像一條條銀色的絲帶,將所有營地緊緊連接在一起,共同編織著末日之後,最溫暖、最鮮活的文明共生圖景。
喜歡姚浩大王曆險記請大家收藏:()姚浩大王曆險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