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會,有人敲響了鑼,大家一同把目光看向嗮穀場。
這次分糧食的頭目是於支書於長福,站在他旁邊的是副大隊長錢庫。
陳沉大隊長去了省城辦事,等過幾天才能回來。
鑼聲一響,所有人都知道馬上開始分糧食了,副隊長大聲喊道,“村民,知青們,都要安靜了,都把隊伍站整齊些,馬上開始算分分糧食。”
於是,排成了更加整齊一根筆形的隊伍。
人的共性就是,給你甜頭的當時,人就特彆的聽話。
由剛才的交頭接耳,瞬間,鴉雀無聲。
然後開始給知青排隊的先分糧食知青下鄉的第一年是吃國家的,每人每月領三十斤毛糧食,就是帶外殼的糧食,需要自己去村裡大隊的磨米房去磨米。
還有每個人可以分到五塊錢的零花錢。
鄒小芳和杜鵑二人的工分少,領到的糧食隻夠吃四個月的,二人先領了五十斤的稻子,三十斤紅薯,其他的暫時記放在大隊的賬本裡,磨成米,省著點吃夠一個人三兩月的。
楊思清三人先領了一部分糧食,思清是108個工分,她領到的糧食夠吃個五六個月的,文諾和朱小燕也不少領,奈何三人工分的最多,領的就越多了。
三人隻領了一部分糧食加在一起,也有二百多斤。
錢庫數好錢交給楊思清,加上第一年的的口糧錢六十塊,共六十三塊二毛一分錢。
可把鄒小芳杜鵑,知青點的知青嫉妒了夠嗆。
鄒小芳拿不動裝滿糧食的大麻袋,站在一邊直歎氣,不一會,走來一個個頭一米七八的帥小夥子,原來是王招弟的兒子陳強帥,來幫她扛大麻袋。
她笑了看著帥哥給她扛大麻袋,“謝謝你了。”然後她感到很榮幸的看了一眼,自己扛起大麻袋的楊思清一眼,喃喃自語,“橫,你再有力氣,還不是自己來扛。”
楊思清扛起大麻袋至少一百多斤,這下全村人都瞠目結舌,這丫頭的力氣咋那麼大呢?男的有的都不行,這要是把她娶回去當媳婦,就不用愁家裡的活沒人乾了。
不一會,楊思清扛了一段時間,文諾和朱小燕也各自背著沉重的糧食袋子,緊隨其後。
然後三人的扛糧食,便成了分糧食的一道風景線了。
迎麵走來了,於貴和於富兄弟二人,說是奉母親的之命來幫她們扛麻袋的。
於富快速扛下楊思清後背上的大麻袋,於貴拿了文諾和朱小燕肩上的。
於貴目光斜視楊思清,打心眼裡看不上她,整天在父母麵前胡說八道的一派封建迷信的還會預測未來,咋的會算卦的出身。
另一頭的陳強帥看著鄒小芳那帶有企圖的眼神,“鄒知青,我來幫你扛麻袋,幫你送回去。”
“好,謝謝帥哥。”然後她覺得自己仿佛又找到了靠山。
楊思清幾人離開嗮穀場,她提醒於富腦袋有問題,要不然好壞不分,把自己的好心在前麵救她的那次陳強生對那個女學生的事件,他給陳強生望風,不領情。
倒是對騙他的感情的鄒小芳卻是很友善。
於富一聽,“謝謝你,等回去我替父母要好好教訓他,父母有點慣著他。”
楊思清心裡樂嗬,看著前麵急匆匆扛糧食的於貴的背影,“看你以後再和我作對不。”
……
大隊分完糧食的第二天,三人就去了縣城購物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