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早點,晚了我就不奉陪了!”賀一鳴看破不說破,誰信呢?
她能抱著電腦熬到淩晨,連牛奶盒空了都不知道。
以前她總在實驗室待到後半夜,他說破嘴皮都沒用,直到某天說“聊遊戲時討論參數更不容易被盯梢”,才把每周的討論轉移到她家的書房裡。
雖然學校裡很安全,也不見得有幾個人打得過她。但是賀一鳴想到她大半夜的還一個人在外麵晃蕩,心裡就像塞了團濕棉花,悶得慌。
“保證完成任務!”書林秒回,附帶一個敬軍禮的表情包,有求於人時態度好得像換了個人。
“快睡吧,我可不想看到你腦門發亮的樣子。”賀一鳴打趣道。
“把你的心放回肚子裡去。”書林想起以前幫他們調參數的張偉上校,是個嚴肅的技術派,被賀一鳴這群人背地裡叫“亮哥”。
她剛開始還納悶,直到某次演習,陽光直曬在張上校光溜溜的腦門上,反射的光差點晃花她的瞄準鏡。
“真是可惡”,書林對著屏幕小聲嘀咕,手指卻不自覺放慢了速度。
快速衝涼結束,書林倒頭就睡。
一夜無夢。第二天一早,書林十分鐘穿衣洗漱完畢,就匆匆趕往實驗室。
家裡的電腦性能還是差了截,那些精密的模擬運算,必須在實驗室的服務器上跑才保險。
她把昨晚的數據包導進係統,看著進度條一點點爬滿,才鬆了口氣,轉身點開對比分析軟件。
那個0.1秒的差距果然存在。
書林調出控製器代碼和模擬參數,四台顯示器的屏幕上瞬間被代碼和圖表填滿,綠色的數據流像瀑布般往下滾。
她的手指在鍵盤上翻飛,敲得鍵帽噠噠響,眼睛像鷹隼似的盯著跳動的數據,連空調嗡嗡的運行聲都成了背景音。
“這個響應速度得再壓0.2毫秒。”她指尖在觸控板上滑動,眉頭微蹙。
這參數就像戰機的神經反應,快一毫秒可能避開導彈,慢一毫秒就是天壤之彆。
突然,屏幕右下角跳出紅色的警告框,刺得人眼睛疼。
書林的心猛地一沉,指尖懸在鍵盤上頓了頓,隨即迅速調出日誌文件,一行行檢查參數。
眉頭越擰越緊,但動作絲毫沒亂,刪改、驗證、重新編譯,每個步驟都精準得像在拆彈。
她太清楚了,參數裡的小數點後第三位,可能就是空中的生死線。
手指漸漸慢下來,左手食指和拇指輕輕托著下巴,視線離開屏幕,落在窗外的天空上。陽光穿過玻璃,在桌上投下亮斑,像極了駕駛艙裡儀表盤的反光。
腦海裡突然展開一幅畫麵:戰機拉升時的推背感,杆量稍重時尾翼的震顫,甚至氧氣麵罩裡傳來的、自己略顯急促的呼吸聲……
那些當飛行員時的記憶突然活了過來,像沉睡的數據流被重新喚醒。
實驗室的燈光似乎更亮了些,書林微微眯起眼,睫毛在眼下投出小扇子似的陰影。
她想起賀一鳴做桶滾動作時總說“要順著氣流的勁兒”,想起自己第一次單飛時,他投來的三分懷疑四分鼓勵的眼神。
“問題在這兒!”書林猛地坐直,眼睛亮得像找到關鍵數據的探測器。
她撲回電腦前,指尖在鍵盤上敲得飛快,把某個被忽略的“人機交互延遲係數”調了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