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會議室內,各組對書林的郵件內容展開激烈的討論。
“馮氏集團的技術方案看似誘人,”李新民眉頭緊鎖,“但他們要求共享無人機集群的底層協議,這無異於打開實驗室的大門。”
其他成員紛紛附和,有人擔憂企業介入會打亂科研節奏,有人質疑商業合作背後的真實意圖。
會議陷入僵局時,吳校長終於合上手中的會議記錄,指節叩擊桌麵發出清脆聲響:“先明確一點,我們實驗室不是閉門造車的象牙塔。”
他摘下金絲眼鏡擦拭鏡片,鏡片後的目光掃過眾人緊繃的神情。
“馮氏集團能提供的量子算力,相當於給我們的無人機裝上火箭引擎。但共享底層協議這把鑰匙,絕不能輕易交出去。”
他抽出夾在文件裡的《校企合作保密條例》草案,紙頁在空調風裡微微顫動。
“我和法務部連夜擬定了補充條款,核心算法采用分段授權模式。
他們提供算力支持時,我們隻開放應用層接口,底層代碼由軍方技術顧問團隊和學校加密實驗室雙重加密托管。”
說到“軍方”二字,他特意瞥了眼書林,後者的指尖在會議桌沿輕輕點了點。
“另外,”吳校長將草案推向眾人,“合作協議裡必須加入‘技術回授’條款。
我們基於馮氏算力產生的二次開發成果,要按比例反哺實驗室建設。
彆以為企業都是慈善家,這場合作本質是場博弈,我們握有他們急需的軍工級無人機技術,這就是最大的談判籌碼。”
吳校長起身走到窗台邊,枯黃的綠蘿藤蔓輕晃著,“不過,任何影響國防安全的條例,我們都要像修剪枯枝一樣果斷剪掉。”
書林沉默地聽著,目光落在窗台上枯萎的綠蘿。
散會後,她從抽屜裡取出專用加密手機,撥通了軍方聯絡人的號碼。
電話那頭傳來熟悉的機械女聲:“請輸入身份識彆碼。”
她快速按下密碼,等待接通的間隙,窗外豔陽高照,刺的人有些睜不開眼。
“任參謀,關於馮氏集團的合作提案......”書林簡明扼要地彙報了會議爭議點,著重強調了底層協議共享的風險。
電話裡傳來鍵盤敲擊聲,任參謀回複:“你們擬定的分段授權方案可行,但涉及軍工級算法的任何修改,必須在24小時內提交書麵說明。另外,建議引入第三方軍工保密審查機構參與協議審核。”
得到初步指示後,書林召集核心成員圍坐在會議桌前,再次打開馮氏集團的合作草案。
“上麵要求我們嚴格把控核心技術外流風險,”她將任參謀的指示逐條複述,投影幕布上的條款在眾人臉上投下明暗交錯的光影。
“他們提出的量子計算機算力支持確實能解決我們當前運算瓶頸,但合作的程度必須掌握在我們手裡。”
團隊立刻投入新一輪討論,期間書林又兩次與軍方進行加密郵件溝通,確認關鍵技術參數的保密層級。
經過兩個小時的激烈討論,二十三條修改意見裡新增了“第三方軍工保密審查”“核心算法動態脫敏”等五項軍方要求的條款。
暮色徹底吞沒最後一線天光時,這份帶著紅色密級標識的文件,通過專用保密通道發往了軍方裝備發展部。
淩晨三點的辦公室寂靜得能聽見空調外機的嗡鳴,加密電腦突然發出蜂鳴,一封標著“特急”的郵件刺破黑暗。
打開附件的瞬間,她瞳孔驟縮。
軍方裝備發展部的複函上,紅章邊緣還帶著毛邊,批注欄裡任參謀的字跡力透紙背:“技術回授條款原則通過,但需補充以下限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