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於在電話中了解到,電池試生產的當日,會有三號領導前來視察之後。
整個人都嚇傻眼了。
要知道,這種整天忙碌國家大事的領導人能來到一個還不怎麼出名的公司,那何等的震撼!
彆說是深度科技,就連江城都沒迎接過這種級彆的領導。
符於終於知道園區內的工地為什麼要停工了。
那堆放一地的建築材料,確實有些礙眼。
尋常之日看著沒什麼。
但三號領導下現場,確實得收拾收拾。
還有,更加讓符於震動的是,電池生產線裝配完成之日,隻是初步預估在一個星期之後。
但具體的日子根本沒定下來。
也就是說,三號領導在等著前來,而不是他們在等著三號領導!
對於日程被排滿的三號領導而言,當天說不定要推掉多少事務!
“還給我整個大活!”
符於放下電話,當即給兩個工地負責人打去電話,馬上停工!
彆踏馬乾了!
都給我停工!
建築工人正在火熱朝天加班工作,直接停工,一時間都迷茫了。
不過,雖然停工,但接下來的活計可不少。
建築材料要歸攏,並打上圍擋。
甚至塔吊也要衝洗乾淨。
另外,園區內的雜草也要清理。
符於讓工地負責人派工人進行鏟除。
同時,當夜童雙露也被電話吵醒,明天要帶著保潔開始打掃衛生。
整個深度科技上上下下開始忙碌起來。
……
第二天。
古川組織電池生產線的新員工去往比亞迪電池工廠進行實習。
為期三天。
他沒有親自帶隊前去。
古川的活計太多,銷售部隻有袁成照一個人,需要增加人員。
特彆是采購部,隻有沈柯一個人,龐大的采購鏈,至少需要十個人才能維持住。
招聘壓力非常大。
而帶隊前去比亞迪的,是兩個古川挖來的電池製造資深從業人員。
一個名為鄭強,是寧德時代的生產主管,古川經過請示後,將其提升為深度科技電池部部長。
另一個是他在比亞迪認識的一個班長,叫宗洪超,原本是生產線一名班長。
巧合的是,宗洪超還是江城本地人。
想著守家帶地,便跟著古川來到深度科技,成為生產部主管。
有宗洪超輕車熟路的帶領,加上提前和王誌奇打過招呼,這一次深度科技在比亞迪實習的過程很順利。
甚至,比亞迪還提供了員工宿舍,全力支持深度科技。
無他。
柳條的功勞!
自從柳條將確切的消息傳回董事會後。
懸在他們頭頂的鍘刀終於落下。
萬幸沒有被菊廠甩開,比亞迪在這一波變革中算是手中握住了籌碼。
同時,沈柯在昨天已經出差,先行抵達比亞迪,去采購部拷貝供應鏈。
拿現成的,省得沈柯一家一家去找。
而且,還有采購價,省去浪費口舌談判,快速推進采購鏈進度。
另外,在深度科技的采購名單上,還有一些比較特殊的材料。
這方麵供應商按照孫承平的建議,直接找東大稀土集團。
……
三天後。
沈柯與鄭強,宗洪超帶隊的電池生產線員工全部返回。
一線普工對電池生產過程有了一定了解。
但這還不算完,在這些普工回來後,古川通過符於找關係,又請來正在車間內乾活的各路電池行業大拿,進行為期兩天的現場培訓。
一眾大佬級彆的教授,博士後都忙著組裝生產線,恨不得沒日沒夜乾,就為比彆人多乾一些,積攢經驗,說不定能多發幾篇論文,哪有時間給員工做培訓。
最後隻能孫承平下場,親自培訓員工。
就單單這個“福利待遇”
彆說是寧德時代,就是比亞迪都請不動!
對於員工而言,“培訓”就是一種變相的福利。
有很多員工都抵觸學習和培訓,覺得累人、。
真正上進的員工,巴不得擠破頭皮去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