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陝汽車間。
此時已經晚上10點。
大量工人在流水生產線忙忙碌碌。
此時的單詠已經回到公司,去了一趟辦公室,交代一些事情,便趕往車間。
他披星戴月踏入車間,一股混著金屬冷香和電機絕緣漆的熱氣就裹了過來,不是柴油車車間那種嗆人的油汙味,是更清冽、更緊繃的工業氣息。
了望一眼生產線。、
單詠眼皮跳了跳,當前是中班,也就是5點到12點班次。
結果工人多得不合理,那麼,早班……還沒下班!
單詠來到一個工人身邊,笑嗬嗬的問道:“早班還是中班啊?”
“早班唄!”
“那咋不下班。”
“快了,還有半個多小時。”
“那個……給加班了吧?”
這是單詠擔心的問題。
他不是行政管理,隻是研發人員。
怎麼說呢。
他是有加班費的,但也不是很多。
下麵的一線生產工人那就更彆提了。
白加班一兩個小時那都是經常有的事情。
而現在加班都到10點了,超過5個小時了。
如果不給加班費,很容易導致工人有情緒。
一旦有情緒,那就難保組裝車輛的質量。
在這個年代,多方參加競爭的情況下。
產品性能眾多廠家都已經差不多。
能拚的,也就隻有質量和售後了。
而質量問題很容易引導到設計問題之上。
單詠也不想在這個環節出現差錯。,
此時的工人笑著回道:“這次也不知道怎麼了,竟然給了加班費,否則我們也不可能乾到現在,早就撂挑子了。”
聞言,單詠大鬆一口氣。
有加班費就好。
工人乾活能認真一些。
此時,頭頂上,橙紅色的天車吊著半噸重的電池包緩緩滑過。
兩個穿藍色工裝的師傅正給車架主梁擰螺栓,電動扳手“噠噠噠”的頻率很穩,每擰三下就停一停。
這是便是“扭矩校準”。
電驅橋的螺栓得擰到280牛米,差一牛都不行。
中間段的電池安裝工位最熱鬨。
六個師傅圍著一個電池包轉,有人托著液壓杆把電池頂到車架下方,有人用激光對準器校準位置。
再往後走,就是“上電測試”的工位。
車間裡頓時響起一陣輕微的“嗡鳴”,不是柴油機的轟鳴聲,是電機空載運轉的聲音,細得像蚊子叫。
單詠在一邊囑咐著班長:“要是聲音裡夾著‘哢哢’聲,就得拆開來檢查軸承,電驅的東西,一點雜音都不能有。”
班長點點頭:“曉得了。”
“配件缺不缺?”單詠問了一聲。
班長說:“前一個小時還缺,後來采購部送來一批集合式電橋,現在不缺了。”
單詠大鬆一口氣,到貨還挺快。
如此一來,五天之內交付車輛問題應該不大了。
隻要加班費給到位,新車下線是必然的。
流水線的儘頭,一輛銀灰色的電動重卡正緩緩駛下傳送帶。
單詠來到此處,正用卷尺量著車身高度。
車高3.8,一厘米都不差。
但凡高一些,一些限高路段就不過去了。
接著,他拿著手電筒,照著電池包的縫隙看了又看,突然指著一個地方說:“這裡的密封膠有點少,再補一點,下雨天漏了水可不是小事。”
班長招呼工人,帶著嗬斥著聲音:“瞧瞧你乾的活!沒給你加班費咋地!”
那個年輕工人撓撓頭:“原本我是要約會去啊。”
“約你個大頭鬼,你那娘們我又是沒見過,純純就是爆金幣的選手,你還能玩得過她?”班長哼了一聲:“補上膠!”
年輕工人白了一眼,鑽了下去,開始認真補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