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皇陵,氣氛肅穆。
鎮北王的葬禮,由大夏皇帝薑潛淵親自主持,文武百官悉數到場,素衣縞服,綿延數裡。
蕭君臨一身孝衣,親手扶著父親的靈柩,麵容悲戚,一步步走向早已選好的陵寢。
繁瑣的祭祀儀式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百官神情各異,有的真心哀悼,有的則在盤算著鎮北王死後,朝堂格局的變動。
就在下葬儀式進行到一半,即將封土的關鍵時刻,異變卻發生。
“十萬火急!北境急報!”
一名太監連滾爬地衝了過來,聲音尖利,劃破了皇陵的莊嚴肅穆。
他噗通一聲跪在皇帝麵前,上氣不接下氣,哭喊道:
“陛下!不好了!北境蠻族趁著王爺新喪,集結三十萬大軍,悍然入侵!
邊關告急,守將快頂不住了!”
這話一出口,在場的人都炸開了鍋。
百官們交頭接耳,看向蕭君臨的目光各不相同,有同情,也有幸災樂禍。
皇帝薑潛淵的臉色一變,他似乎思索了一番,隨後轉向蕭君臨,語氣關切:
“君臨啊,國事艱難,朕心急如焚。
但你正在為父守孝,悲痛在心,朕實不忍再讓你為國事分心。”
“這樣吧,為免你分心,你便將鎮北軍虎符暫且交由朕來保管。
朕會親自挑選一員猛將,即刻馳援北境,定保我大夏江山無虞!
你,就安心在此,送你父親最後一程。”
圖窮匕見!
在場的所有官員,瞬間都明白了皇帝的真正意圖。
什麼北境告急,什麼體恤臣子,全都是借口!
皇帝真正的目的,就是趁此機會,用國家大義和孝道人倫,來逼迫蕭君臨交出兵權!
這一招很毒,幾乎沒辦法破解。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蕭君臨身上,看他怎麼應對這道要命的口諭。
如果他交出虎符,以後就隻能任人擺布,如果不交,就是抗旨不遵,背上不忠不孝的罵名。
在眾人複雜目光的注視下,蕭君臨的身體微微發抖。
他慢慢抬起頭,通紅的眼睛裡滿是怒火。
他對著靈柩重重跪了下去,額頭磕在青石地麵上,發出一聲悶響。
“國事為重,家孝為輕!”
蕭君臨的聲音悲愴,激昂,響徹整個皇陵:
“我父鎮北王,一生戎馬,為國儘忠!
他生平最大的願望,便是將北境蠻夷儘數驅逐,護我大夏萬世太平!”
“如今,父王屍骨未寒,蠻夷宵小竟敢趁機來犯!
這不僅是對我大夏的挑釁,更是對我父在天之靈的奇恥大辱!”
他的聲音充滿了不共戴天的恨意與戰意。
“君臨身為蕭家子孫,身為大夏臣民,豈能在此空守孝道,坐視國門被破,父誌被辱!”
他再次對著靈柩重重叩首,聲若洪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