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犯罪的幽靈在社會上空徘徊,蘇黎世懸案和層出不窮的商業間諜事件,如同冰冷的雨點,敲打著每個人脆弱的神經。公眾的恐慌、企業的壓力、gcepc的緊急需求,最終彙聚成一股強大的推力,將王大錘和他的工程團隊推到了風口浪尖——他們必須儘快將“心盾”從一個實驗室原型,變成一件能夠大規模普及的、可靠的防禦武器。
“赫菲斯托斯”計劃
項目被正式命名為“赫菲斯托斯”hephaestus),以希臘神話中的火神與工匠之神命名,寓意著鍛造出能抵禦意識之火的盾牌。王大錘深知,這不僅僅是一個技術挑戰,更是一場與潛在犯罪者、與恐慌情緒、甚至與時間的賽跑。
技術核心:從“乾擾”到“重構”
“心盾”1.0版本主要基於“意識噪聲注入”原理,即在用戶周圍產生一個雜亂的意識場,乾擾外部的意識探測,類似於用噪音掩蓋對話。這種方法簡單粗暴,但副作用明顯:長期處於這種環境下,用戶自身也會感到精神煩躁、難以集中注意力,且對高強度的意識入侵效果有限。
王大錘的目標是開發出2.0版本,其核心理念從被動“乾擾”升級為主動“場域重構”fiedrenstruction)。他設想,“心盾”2.0不應該隻是製造噪音,而應該在用戶周圍構建一個穩定、協調且具有特定“反射”或“吸收”特性的個人化意識屏障。
材料與能源的突破
實現這一構想的關鍵,再次回到了材料科學和能源上。王大錘決定冒險一搏,嘗試小規模合成一種比“靜寂結晶”更進一步的“動態共振晶體”。這種晶體的原子結構並非完全靜止,而是能夠在特定能量驅動下,進行極其細微的、可編程的周期性振動。
“想象一下,”他在團隊會議上解釋,“它不是一麵死寂的牆壁,而是一層活性的、不斷調整自身‘表麵’的智能薄膜。當無害的意識交流比如朋友間的共情)觸及它時,它會像水一樣允許其溫和地流過;但當探測到帶有惡意或入侵性質的意識波動時,它會立刻改變振動模式,將其反射或吸收消散。”
能源供應則借鑒了“現實之鏡”平台的經驗,采用微型化的、基於真空零點能諧振原理的“場效應電池”。這種電池能提供極其穩定和純淨的能量流,確保“心盾”的持續運行,且幾乎無需充電。
“墨丘利”的深度介入
這一次,“墨丘利”不再僅僅是輔助計算,而是深度參與了核心算法的設計。防禦意識入侵,需要識彆惡意意圖的模式,這涉及到極其複雜的、非線性的模式識彆和預測。
“墨丘利”分析了大量已知的意識犯罪案例殘留數據、誌願者在模擬攻擊訓練中的反應、以及顧淵對各類意識“攻擊性”的感知描述。它從中提煉出成千上萬個細微的特征參數,構建了一個動態的“惡意意識頻譜庫”。
基於這個頻譜庫,“墨丘利”為“心盾”2.0編寫了核心的“自適應威脅響應算法”。該算法能實時分析周圍意識場的頻率、強度、諧波結構和意圖指向,在毫秒級彆內判斷其威脅等級,並指令動態共振晶體調整到最優的防禦模式。
原型測試與“攻防演練”
第一批“心盾”2.0原型機製作出來後,測試在高度保密的實驗室進行。測試者佩戴原型機,而“攻擊方”則由經過特殊授權、具備高強度意識能力的誌願者包括陳凱)擔任。
測試場景包括:
·意識窺探:攻擊者嘗試讀取測試者腦海中默念的數字或圖像。“心盾”2.0成功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阻斷了信息泄露,測試者隻感到一絲極輕微的、仿佛被“注視”的感覺,但具體內容未被探知。
·情緒煽動:攻擊者嘗試向測試者投射強烈的憤怒或恐懼情緒。原型機迅速識彆出異常的情緒波動,其產生的穩定場域如同“定心錨”,有效削弱了外來情緒的乾擾,測試者保持了基本的冷靜。
·認知乾擾:攻擊者嘗試植入簡單的錯誤記憶如“你的鑰匙在另一個房間”)。這是最難防禦的。“心盾”2.0未能完全阻斷,但成功觸發了強烈的“認知不協調”警報,佩戴者會感到明顯的思維滯澀和疑慮,從而有機會進行理性核查。
測試結果令人鼓舞,但也暴露了問題:對最精微、最狡猾的意識操縱,防禦依然存在漏洞;且長時間開啟最高防禦模式,對佩戴者的精神仍有一定負擔。
量產、分配與新的社會議題
儘管不完美,但在巨大的需求壓力下,“赫菲斯托斯”計劃進入了緊急量產階段。首批產品優先配發給各國關鍵基礎設施工作人員、執法部門、gcepc官員以及公開報道的意識犯罪受害者。
然而,“心盾”2.0高昂的成本主要源於動態共振晶體和場效應電池)立刻引發了新的社會爭議。它迅速成為了財富和地位的象征,隻有富人和機構能夠負擔。普通民眾隻能使用效果差強人意的簡化版,或者乾脆毫無防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們是在創造一個‘意識安全’的貧富差距嗎?”一位社會學家在媒體上尖銳地提問。“當富人可以用技術手段將自己隔絕在意識犯罪的威脅之外時,窮人是否成為了更容易得手的目標?”
這迫使gcepc不得不開始討論,是否應該將基礎版的“意識防火牆”視為一種公共安全產品,通過補貼或強製立法的方式使其普及。
王大錘的反思
看著自己團隊打造的“盾牌”即將改變世界,王大錘的心情卻有些複雜。他成功地回應了危機,鍛造出了強大的防禦工具,但他也親眼看到,這工具如何不可避免地加劇了社會的不平等。
“技術解決問題,也製造新的問題。”他對南曦感歎道,“我們造出了‘心盾’,擋住了外部的刀,但這把‘盾’本身,會不會又成了割裂社會的刀呢?”
南曦沉默片刻,回答:“也許這就是進步的代價。我們無法預知所有後果,隻能儘力在每一個岔路口,做出當下最不壞的選擇。‘心盾’是必要的,而它帶來的問題,需要我們再用智慧去解決。”
章末段落:
“赫菲斯托斯”計劃的成功,為恐慌的社會提供了一劑急需的鎮定劑。佩戴著流線型、閃爍著微光的“心盾”2.0設備的人們,似乎找回了一絲安全感。然而,商店櫥窗裡那令人咋舌的標價,以及網絡上關於“意識階層固化”的激烈爭論,都清晰地表明,這麵由王大錘親手鍛造的“意識防火牆”,在抵禦外部威脅的同時,也在人類社會內部,砌起了一道新的、無形的牆。技術的進步,從未像此刻這樣,與社會的公平如此緊密而矛盾地糾纏在一起。
喜歡神話物理局請大家收藏:()神話物理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