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囊育貴子二)
第三章平行人生
2003年9月1日,實驗一小一年級三班教室。
程家明穿著意大利定製的小西裝,胸前彆著新生代表的紅花,坐在教室第一排正中央。他的課桌上擺著德國進口的文具套裝,日本限量版書包掛在特製的掛鉤上——這是程建國昨天特意讓秘書來安裝的。
同學們,程家明同學暑假參加了國際少兒英語大賽,獲得了金獎!班主任李老師熱情洋溢地介紹著,臉上的笑容堆出好幾層褶子,他的鋼琴已經過了三級,還能用英語進行日常對話,大家要向他學習!
教室後排傳來一陣騷動。一個瘦小的男孩正蹲在地上,慌亂地撿拾散落的鉛筆頭。他的書包是用化肥袋改製的,此時裂開了一道口子,裡麵的東西撒了一地。
張毅!開學第一天就搗亂!李老師眉頭擰成了疙瘩,你看看程家明同學,再看看你!
男孩沉默地站起來,手指緊緊攥著那幾支長短不一的鉛筆頭。程家明回頭瞥了一眼,正好對上張毅黑亮的眼睛。那眼神讓他不舒服,像是能看穿他背不出字母表時媽媽給老師塞的紅包。
老師,我的機器人獲獎了。程家明突然大聲說,這是媽媽教他轉移注意力的方法,爸爸說要帶我去美國領獎。
李老師立刻像聞到花香的蜜蜂一樣湊過來:真的嗎?家明真了不起!
放學時,程建國開著新買的奔馳等在校門口。他彎腰給兒子係鞋帶時,看見那個叫張毅的男孩獨自走向公交站,單薄的身影幾乎被書包壓彎。
爸爸,為什麼他沒有家長接?家明嚼著進口巧克力問。
窮人養孩子就像放羊,程建國把兒子抱上車,所以你要珍惜現在的條件,知道嗎?
車窗外的張毅突然回頭,目光穿過奔馳車的茶色玻璃,與家明對視了一秒。那一刻,家明莫名感到一陣心悸,趕緊咬了一大口巧克力壓驚。
第四章虛假的獎杯
2009年,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現場。
十二歲的程家明站在展台前,胸前的名牌閃著金光。他的智能家居控製係統吸引了不少評委駐足——這個能通過語音控製燈光、窗簾和空調的係統,在小學組堪稱降維打擊。
程同學,你能解釋一下這個語音識彆模塊的編程思路嗎?一位戴眼鏡的評委俯身問道。
程家明的額頭滲出細汗。他偷偷瞥向展館角落,父親雇傭的大學研究生正對他比劃手勢。
這個...用了深度學習的算法...他結結巴巴地重複著昨晚背下來的術語。
評委交換著疑惑的眼神。這時程建國快步走來,不動聲色地塞給評委組長一個厚厚的信封:孩子緊張,請多包涵。
半小時後,程家明如願拿到了金獎。頒獎台上,他舉著獎杯對著攝像機微笑,心裡想的卻是晚上要通關的遊戲關卡。
場館外的垃圾桶旁,張毅正在拆解他的參賽作品——一個用廢舊電風扇改造的風力發電機。他的作品連初選都沒通過,評委說缺乏技術創新點。
需要幫忙嗎?一個溫和的聲音響起。
張毅抬頭,看見一位白發老者正彎腰看他那些簡陋的工具。
孩子,你的設計很有意思。老者指著發電機轉軸部分,這個自潤滑軸承的想法很巧妙,雖然材料簡陋了些。
張毅的眼睛亮了起來。這是今天第一個看懂他設計的人。
沒錢買標準件,我用自行車鏈條和機油自製的。他小聲解釋,生怕又被嘲笑。
老者遞給他一張名片:我是理工大學機械學院的周教授。如果你有興趣,周末可以來我實驗室玩。
張毅接過名片的手微微發抖。他沒有告訴周教授,為了來參加比賽,他逃了三天課在廢品站分揀垃圾才湊夠報名費。
同一時刻,程家明正在五星級酒店的慶功宴上心不在焉地切著牛排。父親花三萬塊請人設計的獲獎作品,此刻被隨意丟在包廂角落,獎杯倒成了拍照的最佳道具。
第五章挫折的滋味
2012年,市中學生圍棋錦標賽。
十五歲的程家明狠狠將棋盤掀翻,黑白棋子如雨點般砸在地上。周圍一片嘩然。
我明明要贏了!你們作弊!他漲紅著臉咆哮,脖子上青筋暴起。
裁判長嚴肅地走過來:程同學,請控製情緒。這步棋是你自己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