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與磚刀(四)(448)_荷葉閒客中短篇小說選集四_线上阅读小说网 

憲法與磚刀(四)(448)(1 / 1)

憲法與磚刀四)

最高法實習的第三天,李星雲在檔案庫深處發現了1983年的第471號建議案。泛黃的紙頁上,爺爺的鋼筆字如刀刻斧鑿:建議憲法增修條款:公民享有公平受教育權,應明確包括農村學校硬件保障。

建議案末尾的批複讓李星雲指尖發涼:建議人係農村民辦教師,情緒不穩定,轉地方酌處。

那夜他在最高法的台階上坐到天明。晨光中,有個白發老者坐到他身旁:你爺爺的建議,比教育公平寫入憲法早了整整二十一年。

老人是憲法學泰鬥沈教授,當年參與過1982年修憲。他指著建議案上被紅筆劃掉的情緒不穩定我們當年犯了個錯誤——用情緒標簽代替了價值判斷。

暑假回鄉的高鐵上,李星雲在爺爺的磚刀柄上新刻了一行字:憲法第五條: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村小舊址正在改建法治文化館。工人們拆牆時又發現奇景:東牆內嵌著1982年憲法全文的鉛活字版,西牆藏著2004年修正案的木刻版。最神奇的是北牆——混凝土裡凝固著上百個玻璃藥瓶,每個瓶裡卷著學生寫的我心中的憲法。

養雞場老板如今是文化館館長。他指著最大那個藥瓶:這是你爺爺的降壓藥瓶。裡麵裝著婷婷寫的憲法是國家的維生素——就是現在省高院那個女法官。

文化館開館日,突然來了群特殊客人——當年被李衛國罵過的學生。王會計的女兒已是稅務局局長,她指著牆上公民納稅義務條款:老師當年為這事砸過我家的秤,現在我才懂,他是怕我們忘了義務背後的權利。

張建軍坐著輪椅來了。他顫巍巍打開錦盒,裡麵是1954年憲法征求意見表的複刻件:老李當年背著乾糧走三天到省城,就為交這張表。回來時餓暈在路上,懷裡還揣著憲法單行本。

雷雨突如其來。停電瞬間,文化館突然亮起奇異光芒——原是牆內玻璃瓶反光,在牆麵投出憲法條文的光影。人們舉手機拍照時,李星雲發現地麵水漬顯現出字跡:爺爺用水泥抹平的1954年憲法草案全文,遇水竟顯影般浮現。

央視直播車冒雨趕來。鏡頭下,李星雲跪地辨認那些浮水字跡。在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處,有爺爺後來添加的注腳:權利非天降,乃砌築而成。今日為學生砌課桌三張。

雨停時,省高院院長突然宣布:經最高法批複,李衛國1983年建議案將作為經典案例,編入《憲法解釋參考集》。全場掌聲中,李星雲看見婷婷法官悄悄抹淚——她審判椅後掛著爺爺手寫的憲法第三十三條: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最震撼的發現是在修複屋頂時。工人從瓦楞間抽出生鏽的鐵盒,裡麵裝著李衛國從未寄出的信:致2049年公民:若你們讀到此時,憲法已自然流淌在血液中,則我今日砌牆之苦皆值。另,竹筋混凝土經七十年檢驗,強度達標。

信紙背麵是手繪的憲法實踐路線圖,從村小延伸到中南海,每個節點都標著憲法條文。在公民監督權處畫著麵鏡子,鏡中映出爺爺舉磚刀的身影。

文化館正式開放那日,李星雲收到最高法錄用通知。他穿著爺爺的舊中山裝宣誓,口袋裡揣著那顆從牆裡挖出的玻璃彈珠。

宣誓詞念到忠於憲法時,廣場突然刮起旋風。文化館的彩旗卷成憲法卷軸形狀,牆上玻璃瓶齊聲鳴響,如製憲會議上的表決鈴。

當晚,李星雲在爺爺墳前燒了錄用通知複印件。火光照亮墓碑上新刻的字——是文化館施工時發現的1954年憲法草案第97條意見:建議增加:國家獎勵公民自發普法行為。

紙灰飛向星空時,他忽然聽見牆內傳來爺爺的吟誦聲。那聲音穿過七十年的時光,與今日的宣誓聲重疊成共和國的和聲。

晨光中,新來的大學生村官開始帶村民讀憲法。他們用的正是李衛國編寫的鄉土教材,封麵上印著磚刀與憲法交錯的圖騰。

李星雲最後摸了摸文化館的牆。在公民有依照法律納稅的義務處,他感受到爺爺手掌的溫度——那年為給學生買憲法讀本,老李偷偷多繳了五十斤糧稅。

高鐵駛離站台時,他看見文化館屋頂升起一麵特殊國旗——用爺爺砌牆時的紅布條拚成,星區綴著那些玻璃彈珠。

手機震動,是父親發來的照片:文化館北牆在朝陽下投出憲法全文的影子,正好覆蓋整個村莊。影子邊緣,有個舉磚刀的身影正在砌牆。

配文是:你爺還在乾活呢。

李星雲忽然淚流滿麵。他明白,爺爺砌的不是牆,而是憲法通往人心的橋。那些所謂的暴躁脾氣,不過是橋樁打入現實時的必然震顫。

而此刻,橋正通向2049。

喜歡荷葉閒客中短篇小說選集四請大家收藏:()荷葉閒客中短篇小說選集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開局砍樹,我砍出個五代盛世 金溝梟雄:從夥計到東三省巡閱使 假孕成真,陰鷙反派求放過 三國我的底牌是信息差 我的黑科技無人機橫掃全球 亮劍:橫掃晉察冀 娛樂:我吃天仙軟飯,蜜蜜醋了! 我在萬界鑄永恒之永恒天尊 你看見未來了嗎? 掃墓歸來,太公爽歪了,我贏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