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百元買不到的鈴聲四)
老周的兒子周建軍回來的那天,正值初夏。陽光透過梧桐樹葉,在修鞋攤前灑下斑駁的光影。
林小雨最先注意到那個站在攤前徘徊的中年男人。他穿著略顯緊身的西裝,手提公文包,與這個老舊社區格格不入。
“您好,修鞋嗎?”林小雨從筆記本電腦前抬起頭問。
男人搖搖頭,目光卻一直盯著正在埋頭修鞋的老周。老周戴著老花鏡,舌頭微微伸出嘴角,正全神貫注地給一隻高跟鞋換跟。
“爸。”男人終於開口,聲音有些乾澀。
老周的手一抖,鉗子差點掉在地上。他緩緩抬起頭,眼鏡滑到鼻尖,從鏡框上方望出去。
“建軍?”老周的聲音裡帶著難以置信的顫抖。
林小雨立刻明白了來人的身份。她悄悄合上電腦,準備離開,給父子倆獨處的空間。
“小雨,彆走。”老周卻叫住她,“這是我兒子建軍。建軍,這是小雨,這段時間多虧她幫忙。”
周建軍禮貌性地點點頭,目光很快又回到父親身上:“爸,你怎麼還在乾這個?我不是說了嗎,我現在的收入完全可以養活你。”
老周摘下老花鏡,用衣角慢慢擦拭:“我還能動,自己能養活自己。”
“可是彆人怎麼看?我同事都知道我月入過萬,要是知道我爸還在路邊修鞋...”周建軍的聲音裡帶著壓抑的不滿。
林小雨看到老周的脊背微微佝僂了些,心裡一陣刺痛。她正想開口,老周卻先說話了:
“修鞋不丟人,靠自己雙手吃飯,什麼時候都硬氣。”
周建軍歎了口氣,從公文包裡掏出一個盒子:“我給你買了新手機,智能的,以後可以視頻看孫子。”
老周接過盒子,看也沒看就放在一旁:“我現在這個挺好用的,能接能打就夠了。”
氣氛一時尷尬。林小雨趕緊打圓場:“周大哥一路辛苦了吧?要不先去家裡休息?周師傅,今天早點收攤吧?”
老周點點頭,默默開始收拾工具。周建軍站在一旁,想幫忙又不知從何下手。
回老周家的路上,三人沉默無言。老周走在最前麵,背影在夕陽下拉得很長。
到了那間十平米的小屋,周建軍站在門口,臉上寫滿了震驚:“爸,你就住這種地方?我給你租的房子為什麼不住?”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老周推開木門,“這裡離攤子近,鄰居都是老熟人。”
周建軍走進屋裡,目光掃過簡陋的家具,最後落在床頭櫃的照片上——那是他們全家最後一張合影,那時母親還在世。
他的表情柔和了些:“爸,我是為你好。明明可以享福,為什麼非要吃苦呢?”
老周沒有回答,隻是拿起熱水壺:“喝茶嗎?你小時候最愛喝的茉莉花茶,還留著呢。”
那天晚上,林小雨做東,在附近小餐館請父子倆吃飯。席間,周建軍一直在說自己的事業成就,房子車子,孩子的國際學校。老周隻是默默聽著,不時點頭。
“小雨是做什麼工作的?”周建軍終於把話題轉向林小雨。
“之前做市場推廣,現在...”林小雨猶豫了一下,“現在幫周師傅打理社區電商的事。”
周建軍皺起眉頭:“社區電商?什麼意思?”
老周終於開口,語氣裡帶著難得的驕傲:“小雨可厲害了,幫街坊鄰居在網上賣東西,大家的收入都增加了不少。”
他拿出那本新賬本,遞給兒子看:“你看,這是大家的銷售記錄,這是還款記錄...”
周建軍隨手翻了幾頁,不以為然:“爸,這種小打小鬨能賺幾個錢?彆耽誤人家年輕人的前程。”
林小雨看到老周眼中的光黯淡下去,忍不住開口:“周大哥,這不是小打小鬨。上個月我們平台的總銷售額已經超過五萬了,幫助二十多家商戶增加了收入。”
周建軍有些驚訝,但依然搖頭:“即便如此,又能怎麼樣呢?小雨這樣的年輕人,應該去大公司發展,而不是在這個小地方浪費才華。”
“這不是浪費...”老周想辯解,卻被兒子打斷。
“爸,你總是這樣,隻顧著幫彆人,從來不考慮自己,也不考慮我的麵子。”周建軍的聲音提高了些,“你知道我小時候最怕什麼嗎?最怕同學看到你在路邊修鞋,笑我有個修鞋匠的爸爸!”
話一出口,整個包廂安靜了。老周的手微微顫抖,茶水灑了出來。
林小雨看到老周臉上的表情,心裡像是被什麼揪緊了。她深吸一口氣,說:
“周大哥,您知道周師傅為什麼堅持修鞋嗎?”
周建軍沒有回答。
“因為周師傅修的不是鞋,是人心。”林小雨聲音平靜卻有力,“送外賣的小哥鞋底開了,周師傅免費給修好,因為知道他們風裡來雨裡去不容易;老太太的鞋跟磨偏了,周師傅給加固,怕她摔著;小朋友的書包帶斷了,周師傅給縫上,怕孩子丟課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她頓了頓,看向老周:“這個修鞋攤,是整個社區的樞紐站。大家來這裡不隻是修鞋,更是聊聊天、說說難處。周師傅幫的不是錢,是一份心安。”
周建軍沉默著,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茶杯邊緣。
老周緩緩站起身:“我去結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