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講台一生情
2001年的初秋,陽光透過縣一中的老槐樹,在紅磚地上灑下斑駁的光影。二十三歲的王華拖著行李箱走進這所縣城中學,心裡滿是師範大學畢業生的憧憬與忐忑。
“新來的數學老師?”一個清亮的聲音從身後傳來。王華回頭,看見一個瘦小的男老師正笑眯眯地看著她。他穿著略顯寬大的白襯衫,袖子整齊地挽到手肘,手裡抱著一摞作業本。
“是的,我叫王華,今天來報到。”
“陳葦,二年級三班班主任,教語文。”他騰出一隻手來與她握手,“巧了,校長安排你和我搭班。”
王華稍感意外。眼前的男老師個子不高,約莫比她還要矮一些,但眼神明亮,透著幾分精明乾練。
“我帶你去教職工宿舍吧,正好順路。”陳葦很自然地接過她手中的一個行李包,“這所學校我待兩年了,熟得很。”
穿過操場時,幾個打籃球的學生老遠就喊:“陳老師好!”一個調皮的高個子男生跑過來:“老師,下午班會課還讓我們排話劇嗎?”
“排!怎麼不排?你們《雷雨》片段練得怎麼樣了?”陳葦笑著拍拍學生的肩,“這是新來的王老師,以後教你們數學。”
學生乖巧地問好,然後蹦跳著跑回球場。王華注意到,學生們看陳葦的眼神裡沒有畏懼,而是真誠的親近。
接下來的半個月,王華忙著適應教學工作,每天備課到深夜。與她相鄰的宿舍常傳來歌聲和笑聲,但她很少參與。直到一個周五的下午,她批改作業時遇到一個難題,不得不去請教隔壁的陳葦。
敲門進去,王華被眼前的景象驚住了——陳葦的宿舍簡直是個小型圖書館,三麵牆都是書架,整齊地排列著各類書籍。最令人驚訝的是,角落裡有一套專業的音響設備。
“王老師!稀客啊!”陳葦正在批改作文,忙起身相迎。
“有個數學題想請教一下...”王華說明來意。
陳葦很快解開了她的疑惑,思路清晰得讓她佩服。臨走時,陳葦突然問:“王老師喜歡唱歌嗎?周末我們這兒常有老師來唱歌,歡迎加入啊。”
王華本想拒絕,但看著那套專業設備,忍不住問:“有王菲的歌嗎?”
“巧了!我最喜歡王菲了!”陳葦眼睛一亮,立刻翻出幾張cd,“《紅豆》、《天空》、《曖昧》...全都有!”
第二個周末,王華終於加入了陳葦宿舍的“歌會”。她沒想到,這個看似普通的縣城中學,竟有這麼多年輕的教師,更沒想到陳葦的歌唱得那麼好。
“陳老師可是我們學校的‘情歌王子’!”英語老師小李打趣道。
王華一試話筒,唱了一首《天空》,驚豔四座。陳葦看她的眼神裡多了幾分欣賞。
從此,王華成了周末歌會的常客。她發現陳葦不僅歌唱得好,組織能力也很強,總能把大家照顧得周到。更讓她佩服的是,陳葦帶的班級總是年級中最紀律嚴明又活潑開朗的。
“陳老師有什麼秘訣嗎?”一次歌會間隙,王華忍不住問。
陳葦笑了:“哪有什麼秘訣?就是把學生當朋友,公平對待,該嚴時嚴,該鬆時鬆。最重要的是言出必行,答應學生的事一定要做到。”
十月中旬的一個周末,其他老師都回家了,隻有王華留在學校批改月考卷子。傍晚時分,有人敲門。
“王老師,我多煮了飯,一起吃點?”陳葦係著圍裙站在門口,手裡還拿著鍋鏟,“做了紅燒肉,一個人吃不完。”
王華本想拒絕,但紅燒肉的香味已經飄了進來,她的肚子不爭氣地叫了。這是她第一次單獨和陳葦吃飯。
陳葦的宿舍兼廚房收拾得一塵不染。小小的餐桌上擺著三菜一湯:紅燒肉、西紅柿炒雞蛋、清炒小白菜和紫菜蛋花湯。
“沒想到你做飯這麼好。”王華由衷讚歎。
“獨自生活練出來的。”陳葦給她盛飯,“我父親早逝,母親多病,從小就得自己照顧自己。”
飯後,陳葦提議去操場散步。秋夜的微風輕拂,星空格外明亮。他們聊起了各自的大學生活,教育理想,甚至童年趣事。王華發現,這個看似普通的男老師,內心世界豐富得令人驚訝。
走到雙杠區時,碰到了散步的副校長。“喲,陳老師王老師,散步呢?”副校長笑得意味深長。
第二天,全校似乎都知道了他們“夜半散步”的事。辦公室裡,老教師們看著他們竊竊私語,有幾個還朝陳葦擠眉弄眼。
“聽說昨晚有人看見你們......”英語小李湊到王華耳邊,被王華紅著臉推開。
陳葦卻坦然自若,照樣該說說該笑笑,對王華的照顧更加無微不至:早上會多買一份早餐放在她桌上;她咳嗽了會悄悄泡好胖大海放在她辦公桌上;甚至知道她生理期會腹痛,還會準備熱水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