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也要向陽生四)末章野草結籽
生活的河流,裹挾著細沙與微光,繼續向前奔湧。
婷婷大學畢業了。那個曾經在電話裡哭著要退學的女孩,穿著學士服,在鏡頭前笑靨如花。陳敏站在觀禮的人群裡,仰頭看著女兒,眼眶濕潤,嘴角卻高高揚起。喜悅是短暫的,現實是具體的。陳敏幾乎沒有給婷婷太多喘息的時間,便催促她立刻投入找工作的大軍。同時,她也明確地告訴婷婷:“大四那年的學貸,是你自己名下的,以後要靠你自己還了。”這不是冷漠,而是陳敏深諳“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她希望女兒能從此真正獨立,肩負起自己的人生。婷婷懂事地點了點頭,她早已不是那個遇到困難就想退縮的小姑娘了。
好消息接踵而至。小凱從大學寄信回來,他憑借優異的成績和踏實的態度,拿到了國家勵誌獎學金。這筆錢足以覆蓋他大半的生活費。陳敏握著信紙,手微微顫抖,心裡那塊沉重的巨石,仿佛被撬鬆了一角。她繼續為小凱申請了大三的學費貸款,但肩上最吃重的那副擔子——同時供養兩個大學生的生活費,終於可以卸下一頭。她不再需要為婷婷提供生活費,這讓她長長地、實實在在地鬆了一口氣。至少,她可以稍微放緩一點那拚命旋轉的節奏,喘一口勻淨的氣了。
一年光陰倏忽而過。婷婷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工作逐漸穩定,收入也穩步提升。她不僅開始償還自己的助學貸款,還將債務壓縮到隻剩一小部分,甚至偶爾還會給還在讀書的弟弟小凱寄去一些零用錢,附上簡短的留言:“買點好吃的,彆虧待自己。”姐弟之間這種無聲的扶持,讓陳敏倍感欣慰。
又一年春華秋實。婷婷工作兩年了,她帶來的好消息一個接一個:首先,她終於還清了自己所有的學貸,無債一身輕;其次,她一邊工作一邊挑燈夜戰參加的編製考試,傳來了捷報——她成功上岸,考取了市裡一個事業單位的穩定崗位。這意味著,女兒的未來,有了一個堅實可靠的保障。陳敏聽到這個消息時,正在藥房稱藥,手穩得連一絲顫抖都沒有,隻是眼眶熱了又熱,心裡那份踏實感,如同浸透了溫水的棉花,沉甸甸,暖洋洋。
而小凱也不負眾望,以優異的成績從省中醫藥大學畢業。更幸運的是,畢業之際,正逢本市中醫院擴大規模,急需專業人才。憑借紮實的專業知識和在校期間的出色表現,加上姐姐婷婷也幫忙留意信息、傳遞經驗,小凱經過正規考核,也被成功錄用,進入了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編製內崗位。
至此,這個曾經在風雨中飄搖的家,終於迎來了雲開月明的時刻。
陳敏召集了姐弟二人,開了一個簡短的家庭會議。議題隻有一個:合力還清小凱大學期間的貸款。她沒有命令,而是商量。婷婷毫不猶豫地點頭,小凱更是堅持自己要承擔大部分。最終,母子三人達成共識,合三人之力,共同償還這筆承載著希望與艱難的債務。
團結的力量是巨大的。曾經壓得陳敏幾乎直不起腰的債務,在母子三人的共同努力下,僅僅大半年時間,便徹底還清。當最後一筆款項劃走,陳敏看著存折上那個仿佛象征著新生的餘額,沒有激動得大哭,也沒有如釋重負地大笑,她隻是靜靜地坐在那裡,很久很久。半生的疲憊、掙紮、隱忍,似乎都隨著那個數字的歸零,而被悄然封印進了時光裡。
陳敏,快五十歲了。她依然在“濟世堂”藥房工作,這已經成為她生活的一部分,一種習慣,甚至是一種精神寄托。她閒不下來,也不需要再像過去那樣拚命。但操勞一生的母親,總有新的牽掛。
如今,她最大的心事,變成了女兒婷婷和兒子小凱的婚姻大事。她會旁敲側擊地問婷婷有沒有談朋友,會叮囑小凱工作穩定了也該考慮個人問題了。她開始像所有普通的母親一樣,為兒女的終身幸福而嘮叨、而期盼。
夕陽的餘暉灑在藥房的櫥窗上,映照著裡麵整齊的藥材櫃。陳敏整理著櫃台,神態平和安詳。她這株野草,在曆經了近乎嚴酷的風霜雨雪後,沒有倒下,反而深深地紮根,頑強地生長,最終,不僅自己挺立了過來,還孕育出了兩個向著陽光、茁壯成長的兒女。
野草也要向陽生,而如今,野草已然結籽,籽實飽滿,落入了肥沃的土壤,正孕育著下一個,充滿希望的春天。
喜歡荷葉閒客中短篇小說選集四請大家收藏:()荷葉閒客中短篇小說選集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