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餅人生三)
烹飪班的課程持續了三個月。這段時間裡,金草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她第一次聽說“品牌定位”、“差異化競爭”這些詞彙,第一次意識到自己做了十二年的燒餅,背後竟有如此多的學問。
“你的燒餅有什麼特彆之處?”老師在課堂上問她。
金草愣住了,思考良久才回答:“就是...傳統的湘西燒餅,用的是老麵發酵,炭火烤製。”
“這些都是工藝,不是特色。”老師搖搖頭,“你要找到屬於自己的故事。比如,為什麼叫‘金草燒餅’?金草是誰?你的燒餅為什麼值得人們專程來買?”
這些問題像種子一樣在金草心裡生根發芽。晚上關店後,她不再急著回家,而是留在店裡整理筆記,嘗試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
周文淵常常在這個時候來訪,有時帶一本經營管理的書,有時隻是一杯熱茶。
“我覺得老師說得對,‘金草’這個名字就是最好的招牌。”一天晚上,金草興奮地對周文淵說,“我要把自己的故事融入到品牌中。”
周文淵讚許地點頭:“這個想法很好。真實的故事最能打動人。”
隨著課程的深入,金草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開設燒餅體驗工坊,讓顧客親手製作燒餅,了解背後的故事和文化。
“你瘋了嗎?”當金草在家庭聚餐上提出這個想法時,母親第一個反對,“教彆人做燒餅?那不是把飯碗往外扔嗎?”
連一向支持她的趙金寶也猶豫了:“姐,這可是咱們家傳的手藝...”
“時代不同了。”金草耐心解釋,“現在人們追求的不僅是味道,還有體驗。而且基礎手藝可以教,真正的訣竅還是掌握在我們手裡。”
父親一直沉默地吃著飯,這時突然開口:“你想做就做吧。”
桌上所有人都驚訝地看向父親。自從住院後,父親變得沉默寡言,但對待金草的態度明顯柔和了許多。
“爸...”金草輕聲叫道。
父親擺擺手,繼續吃飯,但嘴角有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
有了家人的默許,金草開始著手準備。她在店裡隔出一個小區域,布置成體驗工坊,每周六下午開設兩場燒餅製作體驗課。
起初,來參加的人並不多,大多是帶著孩子來體驗生活的家長。但漸漸地,口碑傳開了,預約的人越來越多,甚至有不少遊客專程前來。
一個周六的下午,金草正在指導一組學員揉麵,店門被推開了。一位滿頭白發的老人站在門口,若有所思地打量著店內。
“老先生,您是來參加體驗課的嗎?”小芳上前詢問。
老人搖搖頭,目光落在金草身上:“你就是趙金草?”
金草擦擦手走過來:“是的,您需要什麼嗎?”
老人從包裡取出一本泛黃的筆記本,翻開其中一頁:“我是民俗文化研究所的教授,姓李。我在做湘西傳統飲食文化的研究,聽說你的燒餅保留了最傳統的製作工藝。”
金草驚訝地看著那本筆記本,上麵密密麻麻記錄著各種傳統小吃的做法。
“我能看看你的製作過程嗎?”李教授問道。
那天下午,李教授不僅觀看了金草製作燒餅的全過程,還詳細記錄了每一個步驟。臨走時,他感慨地說:
“很多傳統手藝都失傳了,年輕人不願意學,老師傅相繼離去。你能堅持這麼多年不容易,更難得的是還在不斷創新。”
這番話讓金草陷入了沉思。當晚,她做了一個決定——她要整理出一本燒餅製作教材,不僅用於體驗課,還要儘可能詳細地記錄這門手藝。
“你想出書?”周文淵得知後很是驚訝。
“不一定是正式出版,至少是一本詳細的教材。”金草眼神堅定,“萬一...萬一將來沒有人願意學,至少這門手藝不會完全消失。”
周文淵看著她,眼中滿是欣賞:“我幫你。”
接下來的日子裡,金草白天經營店鋪,晚上和周文淵一起整理教材。趙金寶主動承擔了更多店內工作,讓小芳協助金草拍照記錄。
在這個過程中,金草和周文淵的關係也悄然發生變化。他們常常工作到深夜,有時是為了討論一個術語的準確表述,有時隻是為了分享一杯熱茶。
一個寒冷的冬夜,他們照常在店裡加班。窗外飄著細雪,店內卻因烤爐的餘溫暖意融融。
“這一段描述是不是太專業了?”金草指著剛寫好的章節問道。
周文淵靠過來看稿子,他們的肩膀不經意地碰在一起。金草感到一陣心悸,卻沒有移開。
“確實有點難懂,我們可以加個插圖說明...”周文淵說著,轉過頭來。
他們的目光在燈光下交彙,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微妙的張力。
“金草,”周文淵輕聲說,“有些話我一直想告訴你...”
就在這時,店門被推開了,趙金寶帶著一身寒氣闖了進來。
“姐!好消息!電視台又來了,說要做一個春節特彆節目,專門報道傳統手藝傳承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金草和周文淵迅速分開,都有些尷尬。趙金寶顯然察覺到了什麼,咧嘴一笑:
“我是不是打擾你們了?”
“彆胡說!”金草紅著臉斥責道,心裡卻有一絲甜蜜的悸動。
電視台的采訪比上次更加正式。攝製組在店裡待了整整兩天,記錄了金草製作燒餅的全過程,還采訪了來參加體驗課的顧客。
最讓金草意外的是,記者還采訪了她的家人。
“我姐是這個。”趙金寶在鏡頭前豎起大拇指,毫不吝嗇讚美之詞,“沒有她就沒有今天的我。以前我不懂事,總覺得姐姐付出是應該的。現在我明白了,親情不是一味索取,而是相互扶持。”
母親的表現更讓人驚訝。麵對鏡頭,她抹著眼淚說:“金草是個好孩子,是我們對不起她。以前總覺得女兒嫁出去就是彆人家的人,要趁著在家多幫襯弟弟。現在想想,這種想法太落後了。”
父親話不多,隻是簡單的一句:“我為我女兒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