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默的七日(九)(691)_荷葉閒客中短篇小說選集四_线上阅读小说网 

靜默的七日(九)(691)(1 / 2)

靜默的七日九)

回到熟悉的家,織雲和織雨像兩隻脫韁的小馬,興奮地在每個房間奔跑,重新認識他們離開三個月的玩具和角落。林晚站在客廳中央,看著行李箱堆成的小山,感到一種奇異的疏離感——這個曾經承載了她所有日常的空間,此刻卻顯得陌生而狹小。

陳航已經開始整理行李,動作麻利而有條理。林晚想幫忙,卻發現自己不知從何下手。她的思緒還停留在漢堡藝術村那個灑滿陽光的工作室,停留在《母親們》係列作品前觀眾的讚歎,停留在那種被認可為“藝術家”而非僅僅是“母親”的身份認同裡。

“媽媽,看!”織雲舉著他在飛機上畫的塗鴉跑到她麵前,“這是我們的飛機!”

林晚蹲下身,仔細看著兒子筆下那些歪歪扭扭的線條和色彩斑斕的色塊:“很美,寶貝。”

“可以掛在你的工作室嗎?”織雲期待地問。

林晚怔住了。回國前,她滿懷激情地計劃開設社區工作室,邀請母親們一起創作。但此刻,麵對著堆滿行李的家和即將恢複的日常瑣碎,那個夢想顯得如此遙遠。

社區工作室的構想遇到的第一個障礙是空間。他們家的客廳兼工作室顯然不夠大,而租用外部空間則需要不小的開銷。

“我們可以先用家裡的空間,”陳航建議,“等有了穩定的參與者和收入,再考慮擴展。”

林晚猶豫了。好不容易在藝術界建立起的專業形象,難道又要回歸到家庭的界限內?但現實是,他們的積蓄在經過德國之行後已所剩不多。

更讓她措手不及的是,織雲和織雨回國後出現了明顯的退行行為。已經能獨立睡覺的織雨又開始夜醒哭鬨,原本可以自己吃飯的織雲堅持要媽媽喂。在德國的三個月,孩子們適應了父母全天候的陪伴,現在卻要再次麵對林晚可能投入工作的現實。

“這是正常的適應過程,”兒童心理醫生告訴林晚,“給他們一點時間和耐心。”

但耐心正是林晚此刻最缺乏的。她腦海中充滿了對社區工作室的構想,雙手渴望繼續創作,而現實卻把她牢牢拴在育兒和家務的循環中。

一天下午,她試圖在孩子們午睡時繪製工作室的設計圖,卻被接連打斷七次——織雲要喝水,織雨做了噩夢,快遞按門鈴,洗衣機結束的提示音...最後,她憤怒地把鉛筆摔在桌上,響聲驚醒了剛睡著的織雨,引來一陣大哭。

陳航回家時,看到的是淚流滿麵的林晚和兩個同樣在哭泣的孩子。

“我做不到,”那天晚上,林晚在陳航懷裡哽咽,“我太貪心了,想要事業又想要家庭,結果兩頭都做不好。”

陳航輕撫她的背:“記得你在漢堡是怎麼做的嗎?讓藝術和生活相互滲透,而不是彼此隔離。”

第二天,林晚決定調整策略。她不再等待理想的工作室空間,而是開始在小區的公共花園裡組織簡單的創作活動。她帶著織雲和織雨,邀請鄰居的媽媽和孩子們一起,用簡單的材料進行集體創作。

起初,參與的人不多。幾個媽媽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前來,孩子們在草地上奔跑,媽媽們則坐在野餐墊上,學著林晚教的基礎鉤織技巧。

“我已經十年沒有為自己創造過任何東西了,”一位叫曉琳的媽媽感歎,“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帶孩子,都快忘記雙手還能做工作以外的事情。”

林晚看著曉琳專注地擺弄鉤針的樣子,想起了自己在靜默七日中重新拿起鉤針的那一刻。

隨著天氣轉暖,參加花園創作活動的人越來越多。不僅有媽媽們,還有一些退休的奶奶和少數感興趣的爸爸。林晚開始根據參與者的興趣和能力設計不同的項目——有人學習鉤織,有人嘗試拚貼,有人隻是來塗鴉或聊天。

藝術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專業領域,而成為連接社區、促進交流的媒介。

然而,新的問題隨之出現。一些參與者開始向林晚傾訴深層的心理困擾——產後抑鬱、婚姻危機、職業迷茫。林晚發現自己不知不覺承擔起了非正式心理谘詢師的角色,這讓她感到壓力重重。

“你不需要解決所有人的問題,”趙楠在一次探望時對她說,“有時候,提供一個安全的空間和傾聽的耳朵就足夠了。”

林晚思考良久,決定邀請專業的藝術治療師每月來指導一次活動。同時,她開始記錄這些社區創作活動的過程,思考如何將其轉化為更深入的藝術項目。

織雲和織雨三歲生日那天,林晚在社區花園組織了一場特彆的創作活動。她請每個家庭帶一塊舊布料,上麵寫下或畫下一個對自己有特殊意義的故事。然後大家一起將這些布料縫合成一條巨大的社區掛毯。

令她驚訝的是,陳航帶來了一塊他從大學時代保存至今的t恤布料,上麵畫著一個稚嫩的火箭圖案。

“這是我第一次獨立設計的作品,”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釋,“大學時想成為產品設計師,後來因為現實壓力轉了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林晚從未聽丈夫提起過這個夢想。那天晚上,她問陳航:“你後悔嗎?放棄產品設計。”


最新小说: 盜墓:青龍十七 遊戲三國之逆流天下 三國:開局強搶甄氏五姐妹 春秋風雲,我乃華夏第一謀士 都市冥帝:玄針逆乾坤 殺死那個番茄作家 小叔兼祧兩房後,詐死夫君回來了 重生堂妹哭求換親?絕嗣首長我嫁 星辰劍神 重生後之我要權路青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