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溫十)
陳磊南調的通知正式下來了,出發日期定在半個月後。這一次,林秀芬沒有讓恐慌占據上風。她開始有條不紊地,像完成一項項必須通過的功課,為兒子的離開、也為自己更長久的獨居生活做準備。
她翻出建國那套沉甸甸的工具箱,打開,裡麵的工具擺放整齊,鋥亮如新,仿佛還在等待主人的下一次使用。她拿起那把最常用的螺絲刀,冰涼的金屬觸感讓她停頓了片刻,然後緊緊握住。她開始在網上搜索視頻教程——“如何更換保險絲”、“水管接口漏水緊急處理”、“家用電器簡單故障排查”。
第一次嘗試是修理書房那盞接觸不良的台燈。她戴著老花鏡,對照視頻,小心翼翼地擰開底座,露出裡麵錯綜複雜的電線。紅色、藍色、黃色……她看得頭暈,手心冒汗。有那麼一瞬間,她想放棄,打電話找物業。但看著視頻裡講解人從容的動作,她咬咬牙,又拿起了電筆。
“媽,你乾嘛呢?”陳磊晚上視頻時,看到她背後的書桌上攤著的工具和零件,嚇了一跳。
“哦,台燈壞了,我看看能不能修好。”她儘量讓自己的語氣聽起來平常。
“等我回去修啊!或者你叫物業,彆自己弄,危險!”
“沒事,我看著教程呢,很簡單。”她甚至把鏡頭對準那些電線,“你看,就是這根鬆了。”
兒子在屏幕那頭沉默了幾秒,再開口時,聲音有些啞:“媽……您真是……”
她沒有停下。接下來幾天,她檢查了家裡所有的插座開關,給門軸上油,甚至學著清理了抽油煙機內部積存的油垢。過程笨拙,有時甚至需要反複好幾次,但每完成一項,那份微小的成就感,就像一塊堅實的磚,在她心裡慢慢壘砌,抵禦著對未來的不安。
她還開始認真地向兒子學習使用手機裡那些她以前從未在意過的功能。如何在線繳納水電煤,如何預約掛號,如何在可靠的生鮮平台下單。
“媽,這個‘加入購物車’,就是先把想買的放一起,最後一起付錢。”
“這個地圖,你輸入地址,它就會告訴你怎麼坐車,還會說話導航。”
她拿著筆記本,一字一句地記下步驟,像個小學生。兒子耐心講解,她認真操作,錯了就重來。當她第一次獨立在網上下單,成功收到一箱蔬菜時,她對著那箱綠油油的菜,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兒子出發前最後一周,帶她去銀行,辦理了一些必要的授權和關聯業務。走出銀行大門,陽光明媚,陳磊看著身邊頭發已見花白,卻努力挺直脊背的母親,百感交集。
“媽,以後……您就真得自己多跑跑了。”
“嗯,知道。”林秀芬點點頭,目光掃過街上熙攘的人流,“總要學的。”
出發的前一晚,母子倆一起包了頓餃子。和麵,剁餡,擀皮。廚房裡熱氣騰騰,仿佛回到了建國還在時的某個尋常周末。隻是沉默的時候多了些,空氣中流淌著一種克製的不舍。
“到了那邊,照顧好自己,按時吃飯。”林秀芬把包好的餃子整齊地碼在蓋簾上。
“您也是。有事一定給我打電話,視頻也行。彆怕麻煩我。”
“知道。”
第二天送站,依舊是在火車站。隻是這一次,林秀芬沒有讓淚水模糊視線。她幫兒子理了理衣領,拍了拍他肩膀上並不存在的灰塵。
“去吧,到了報個平安。”
陳磊重重地點頭,用力抱了抱母親,轉身彙入人流。
這一次,林秀芬沒有在站台上停留太久。她轉過身,拿出手機,熟練地打開叫車軟件,定位,確認呼叫。幾分鐘後,一輛白色轎車停在她麵前。她核對了一下車牌號,拉開車門,坐了進去。
“師傅,去錦華苑小區。”
車子平穩地彙入車流。她靠在椅背上,看著窗外飛速後退的街景。手機震動了一下,是兒子發來的信息:“媽,我上車了。”
她回複:“好,我也打到車了,在回家路上。”
家,那個即將再次隻剩下她一個人的家。她知道,推開門,依舊是冰冷的寂靜。但她似乎已經不那麼害怕了。工具箱放在顯眼的位置,手機裡存好了各種應急聯係方式,冰箱裡有她剛學會網購來的食物。
她不再是那個需要被完全照顧、離了依靠就惶惶不可終日的林秀芬了。生活的重壓,正一點點地將她錘煉出新的形狀——更獨立,也更堅韌。那來自過去的“餘溫”,依然是她心底最柔軟的珍藏,但已不再是她無法前行的桎梏。
車子在小區門口停下。她付了車費,道了謝,拎著自己的包,步伐穩定地走向那個熟悉的單元門洞。
未來的日子還很長,獨居的挑戰也絕不會少。但此刻,她感覺自己像一棵經曆過嚴冬的老樹,根係在黑暗中向著泥土更深處紮去,沉默地,等待著下一個春天的到來。
喜歡荷葉閒客中短篇小說選集四請大家收藏:()荷葉閒客中短篇小說選集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