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房門縫下的微光在深夜熄滅,預示著傅景淵處理完了棘手的公務,家庭的節奏再次回歸平穩。林曉悠的畫展籌備進入最後倒計時,布展方案已基本確定,隻待作品運抵場館。而在小傅曦的成長日曆上,又一項新的、令人期待的體驗即將開啟——親子遊泳。
這是他們早就計劃好的項目。研究表明,越早讓嬰兒接觸水環境,越有助於他們建立對水的親近感,促進感官和運動發育。經過精心挑選,他們預約了周末上午市中心一家專業嬰幼兒遊泳中心的第一節體驗課。
周六早上,一家三口帶著裝滿毛巾、浴巾、換洗衣物和遊泳尿不濕的大包,來到了遊泳中心。這裡的環境明亮溫馨,水溫嚴格控製在適合嬰幼兒的32攝氏度,空氣裡彌漫著淡淡的氯水味道和孩童的歡笑聲。
換上泳衣,做熱身運動時,小傅曦就顯得格外興奮。當傅景淵抱著他,一步步走入淺水區時,溫熱的水流漫過他的小腳丫、小腿,他先是愣了一下,隨即開始興奮地踢騰起來,濺起一片水花,嘴裡發出“啊啊”的叫聲,絲毫沒有害怕的樣子。
專業的教練是一位充滿活力的年輕女性,她先指導父母如何正確地托住寶寶,讓他們適應水中的浮力。傅景淵用強健的手臂穩穩地托著小傅曦的胸腹部,讓他的小臉露出水麵,林曉悠則在一旁輕輕撩水,淋在兒子的後背和手臂上。
適應了一會兒後,教練拿出了今天的關鍵道具——一個色彩鮮豔的、符合嬰幼兒人體工學的浮力脖圈。她仔細地調整好大小,確保既安全又舒適,然後小心地套在了小傅曦的脖子上。
當脖圈戴好,傅景淵嘗試著鬆開托住他的手時,神奇的一幕發生了!
小傅曦憑借脖圈的浮力,竟然自己穩穩地“站”在了水裡!他的小身體豎直,小腳丫在水下自然地踩動,兩隻小胳膊像船槳一樣在水裡劃拉。這種前所未有的、奇妙的失重感和自由感,讓他先是驚訝地睜大了眼睛,隨即,一種巨大的喜悅湧上心頭。
“咯咯咯——”
清脆響亮的笑聲,像一連串快樂的泡泡,從他嘴裡迸發出來,在泳池上空回蕩。他用力地蹬著小腿,揮舞著手臂,在水裡笨拙又歡快地“遊動”起來,水花四濺。那戴著脖圈的小模樣,活像一隻誤入水中的、興奮不已的小企鵝。
傅景淵和林曉悠一左一右地護在他身邊,看著兒子這開心到忘乎所以的樣子,心都要被他的笑聲融化了。周圍其他同樣套著脖圈、表情或懵懂或新奇的寶寶,和家長們鼓勵的聲音,交織成一幅生動有趣的畫麵。
教練引導著家長們,帶著寶寶進行一些簡單的水中遊戲。比如,輕輕推著寶寶在水裡“轉圈圈”,或者用一些會漂浮的、色彩鮮豔的小玩具吸引他們去夠取。
小傅曦對一切都充滿興趣。當傅景淵推著他在水裡快速轉了個小圈時,他笑得更大聲了;當林曉悠將一個黃色的小鴨子玩具放在他前方不遠處,鼓勵他“遊”過去拿時,他會努力地、協調性還不是很好地蹬腿劃水,雖然前進緩慢,但那股認真的勁兒頭,逗得爸爸媽媽忍俊不禁。
水中的半小時課程,在歡聲笑語中過得飛快。小傅曦自始至終都保持著高昂的情緒,幾乎沒有一刻停止過笑聲和興奮的叫聲。直到課程結束,傅景淵把他從水裡抱出來,取下脖圈時,他還意猶未儘,小手朝著泳池的方向伸著,似乎還想再回去。
衝洗乾淨,換上乾爽的衣服,小家夥因為剛才消耗了大量體力,在回家的車上就靠在兒童安全座椅裡沉沉睡去,小臉上還帶著滿足的笑意,仿佛夢中還在那溫暖的水裡暢遊。
林曉悠看著兒子恬靜的睡顏,對開車的傅景淵輕聲說:“看他玩得那麼開心,這課報得值了。”
傅景淵從後視鏡裡看了一眼熟睡的兒子,唇角揚起:“嗯,下次我們還來。”
這次親子遊泳的初體驗,那套在脖子上的小小浮圈,不僅托起了小傅曦在水中的身體,更托起了他無儘的歡樂和勇氣。那回蕩在泳池邊的咯咯笑聲,是這個周末最動聽的樂章。它不僅鍛煉了孩子的身體,強健了心肺,更重要的是,在父母全程親密陪伴下,他第一次在水中感受到了如此純粹的自由與快樂,這份美好的記憶,將如同溫暖的水流,滋養著他勇敢探索世界的信心。而對於林曉悠和傅景淵而言,見證並參與兒子這全新的、充滿驚喜的成長時刻,本身就是一種無與倫比的幸福。
喜歡萌妻出逃:霸總追愛請大家收藏:()萌妻出逃:霸總追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