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典禮後的日子,像山澗裡的水,一下子平緩了下來。寨子裡的喇叭不再天天響著嚇人的“非典”通知,大平寨子好像終於從一場噩夢中慢慢醒了過來。雖然人們看我們的眼神還是有點怪,路上碰到了也躲著走,但至少,沒人再明目張膽地指著我們罵“災星”了。奶奶邱桂英那邊,也出奇地安靜,沒再來找麻煩,好像那天在寨子口的對罵,真的把最後一點臉皮都撕破了,她也懶得再裝。
我們知道,這種平靜是暫時的。奶奶那個人,像山裡的石頭,又硬又冷,絕不會輕易放過我們。她肯定在暗處盯著我們,等著我們鬆懈,或者等著新的機會。但不管怎樣,眼下這段難得的安寧,對我們來說,太寶貴了。
暑假開始了,整整兩個月!這是我上學以來,最長、也最需要好好規劃的一個假期。以前暑假,要麼是忙著幫家裡乾農活,要麼是擔心吃不飽飯,從來沒像現在這樣,心裡裝著這麼明確、又這麼沉重的事——為上初中做準備。
去小盾鄉中學走讀,不是嘴上說說那麼輕鬆。七八公裡路程,關興公路已經修到小盾鄉,說明離學校不遠,以前沒有修關興公路的時候,寨子裡那些讀初中的說,山路彎彎繞繞遠得多,現在隻要不到兩個小時就能走到,以前走山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夏天太陽毒,冬天北風像刀子。每天天不亮就得出發,下午放學緊趕慢趕,回到寨子也得天黑透了。這一來一回,光是走路就要耗掉小半天功夫,更彆說路上可能遇到的蛇蟲野獸,或者……更可怕的人。現在全程走關興公路,
這個暑假,我必須利用起來,為我們仨,特彆是為我自己接下來艱難的走讀生活,做好萬全的準備!
第一要緊的,是吃的。走讀不像住校,能在學校食堂吃飯。我得自己帶乾糧。早上從家裡帶飯,中午在學校吃冷的,晚上回來才能生火做口熱乎的。山洞裡存的醃肉、乾菜、山貨,得精打細算,不能坐吃山空。我還得趁著夏天山裡東西多,多曬點菜乾,多采點能存放的菌子、木耳,最好再想辦法弄點耐放的粗糧,做成乾糧餅子,這樣早上帶著走也方便。
第二是用的。山路難走,得有一雙結實耐磨的鞋。我腳上這雙解放鞋,底子都快磨平了,肯定撐不了多久。得想辦法弄點舊輪胎底,或者厚實的帆布,看看能不能自己試著納一雙更結實的鞋。還有雨具,夏天雷陣雨多,冬天雨雪更頻繁,不能總淋著雨雪來回跑,得有個蓑衣或者破雨衣擋一擋。裝書的書包也得結實,不能像現在這個布口袋,幾下就磨破了。
第三,也是最讓我放心不下的,是小九和小嫻。我白天去上學,一整天不在洞裡,他們倆怎麼辦?雖然小九也大了些,能照顧點小嫻,但山裡到底不安全。奶奶那邊像顆定時炸彈,寨子裡的人對我們也沒好臉色。我得把他們安頓好。山洞得再加固一下,洞口弄得再隱蔽些,最好再挖個能藏身的應急小洞。還得反複叮囑他們,我不在的時候,千萬不能隨便下山,不能給陌生人開門,遇到緊急情況,怎麼躲,怎麼跑。
想到這些,我覺得肩膀沉甸甸的。但看看手裡那張畢業證書和成績單,心裡又湧起一股勁兒。我能行!我必須行!
接下來的日子,我們仨像上緊了發條的陀螺,忙得腳不沾地。
天剛蒙蒙亮,我就帶著小九和小嫻進山了。這次不光是找吃的,眼睛還得盯著那些能用的東西。看到韌性好的老藤條,砍回來,曬乾了可以編筐、綁東西。看到厚實的大樹葉子,采回來,試試能不能墊在鞋裡或者做簡單的遮雨棚。遇到合適的黏土,挖回來,和上草筋,看能不能試著燒點簡陋的瓦罐,用來存水存糧。
我們還擴大了“狩獵”和采集的範圍。跟著大黃大黑的嗅覺,我們找到了新的野菜窩子,發現了更多成熟的野果。下的套子也更勤快地檢查,運氣好時,能套到野兔或者山雞,立刻處理乾淨,一部分當天吃,大部分抹上鹽,掛在通風處熏成肉乾,這可是走讀時最好的營養補充。
有一天,我們在一個更偏的山窪裡,居然發現了一小片野生的蕎麥!雖然長得稀稀拉拉,但顆粒還算飽滿。我們像發現了寶藏一樣,小心地把成熟的穗子掐下來,用手搓下籽粒,雖然費勁,但攢起來,磨成粉,就是實實在在的糧食啊!
晚上,山洞裡也不得閒。借著蠟燭光,我教小九怎麼用砍來的細竹條編更結實的背簍,教小嫻怎麼把采來的柔軟草葉搓成細繩。我自己則拿著針線是從一件破得不能再補的衣服上拆下來的),笨拙地嘗試著把幾塊厚實的舊布片疊在一起,想納一雙更厚實的鞋墊。針腳歪歪扭扭,手心被針紮了好幾下,但看著漸漸成型的鞋墊,心裡還是有幾分成就感。
最讓我高興的是,有一次下山去冉老師家的小賣部買鹽巴,居然碰到了心萍姑!她比我大一歲,已經在寨子裡的小盾鄉初中讀了一年了,也是走讀!她看到我,很驚訝,聽說我也考上了鄉中,還要走讀,眼睛亮了一下,拉著我到一邊小聲說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平萍,你真要走去上學啊?路可遠了,累得很!”心萍姑說。
“嗯,沒辦法,得去。”我點點頭。
“那你可得做好準備!”心萍姑像個有經驗的前輩,熱心地告訴我,“早上一定要吃飽!中午帶的乾糧最好用東西包好,不然容易餿。下雨要帶雨傘,還有,冬天黑得早,放學一定不能耽擱,得趕緊往回跑……”
她絮絮叨叨說了很多實用的經驗,我認真地記在心裡。知道有寨子裡其他的夥伴也在走這條唯一的路關興公路,心裡頓時踏實了不少。雖然路上可能碰不到,但知道有人和自己一樣在奔波,在堅持,就好像有了伴兒,沒那麼孤單了。
我還跟小燕燕約好了,開學後,我們每天早上五點在寨子口的老槐樹下集合,一起結伴走去學校。兩個人一起,路上說說話,也能互相照應,壯壯膽。
日子就在這種忙碌和期盼中,一天天過去。山洞裡的存貨漸漸多了起來,牆角的乾菜堆高了,熏肉乾掛了一串,新編的背簍和草繩也攢了不少。我給小九和小嫻反複演練了遇到各種情況該怎麼應對,雖然心裡還是放不下,但至少做了能做的準備。
前麵的路,注定充滿艱辛。但摸著懷裡那張用油布包好的入學通知,看著身邊一天天懂事的弟弟妹妹,還有山洞裡我們一點點積攢起來的“家當”,我心裡那份忐忑,慢慢被一種“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勇氣取代了。
奶奶,寨子的偏見,山路的艱難……你們都來吧!我唐平萍,已經做好了準備!這個暑假,就是我走向更艱難、但也更有希望的未來的起點!等著瞧吧,我能走下去,而且,一定要走下去!
喜歡我留守的十七年請大家收藏:()我留守的十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