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多鐸的吩咐,攜帶信件的五名八旗騎兵,路上跑死了好幾匹馬,終於是在十個時辰之後,把信件交到了多爾袞的手上。
多爾袞一直關注著山東戰局,但是怎麼也沒有想到,原本說好的要把人家圍堵在黃河兩岸,現在竟然是讓人家圍堵在濟南城了。
“阿濟格呢,阿濟格的人都去哪裡了?不是讓他去向多鐸靠攏嗎?”
在議政王大臣會議上,顧不得英親王是自己的哥哥,多爾袞馬上就要罵出聲了。
“王爺,英親王那邊送了折子上,來說是李自成的兵力增加到九萬人,原本派出要跟豫親王會合的軍隊,現在已經全部召回了,目前全部部署在河南與陝西交界的區域,連夜圍追堵截李自成所部。”
範文程說這個話的時候,口氣裡聽不出任何的意思,但是多爾袞明白,英親王又犯了老毛病了,那就是不願意看到彆人越過他去。
英親王原來的算盤打得很好,那就是他解決了李自成之後,班師回朝接受封賞,然後率領滿清軍隊一路南下。誰知道多爾袞不給他這個機會,竟然讓豫親王多鐸率兵南下。
既然是這樣的話,現在多鐸遇到麻煩了,那你就自己解決吧!
“王爺,遠水解不了近渴,況且李自成進入三秦大地之後,實力膨脹的厲害,英親王那邊對付他也是吃力,豫親王這邊的情況純屬我們估計不足,日前正黃旗和鑲黃旗軍隊已叫嚷多次,要率兵出征。是否可以安排他們星夜馳援濟南?”
鄭親王濟爾哈朗一般是不會開口說話的,因為他隻是掛著一個攝政王的名號,這裡是多爾袞三兄弟當家。
現在多爾袞的兩個兄弟都出去掙功勞了,就剩下多爾袞一人在這裡,他才敢給兩黃旗的人說話。
老匹夫!
真以為本王的兩個兄弟不在,這京城你就能夠上桌了嗎?
多爾袞有些輕蔑的看了一眼濟爾哈朗。
“此事不妥,鄭親王所說的兩黃旗應當拱衛京師才對,即便是要出京城迎戰,那也隻能出動一部分,我大清還需兩黃旗鎮守京師,不過兩黃旗想南下作戰的要求也應適當考慮,不若就請兩黃旗遣一大將,率領部分軍隊隨另外一位旗主大人南下。”
範文程非常聰明的人,能夠在這屋子裡站穩腳跟,以前靠的是皇太極,現在靠的是多爾袞。
僅靠多爾袞臉上的表情,他就能夠猜出多爾袞心裡想的是什麼。
兩黃旗的兵力需要削弱,但是不能夠整整齊齊的離開京城,萬一要是獲勝了的話,兩黃旗恐怕就壓不住了,畢竟那是皇帝親軍。
所以隻從兩黃旗當中找個能帶兵的,然後從京城找出另外一位旗主王爺,獲勝了嘉獎的也是那位兩黃旗帶兵的將軍,跟其他兩黃旗親貴沒什麼關係。
“範師傅所言正好是本王心中所想,兩黃旗一直以來拱衛京師,不可輕舉妄動,然兩黃旗內部子弟也想報效朝廷,本王也不得不考慮,那就讓鼇拜率領一萬兩黃旗騎兵,至於這南下的旗主王爺……”
多爾袞話說到這裡的時候,看了一圈屋子裡的王爺們。
本來南下領兵作戰,對於他們來說是一件好事,因為又能夠出去搶東西了,在他們這些人的眼中,大明軍隊的戰鬥力薄弱,每次出去都能夠帶回成車成車的金銀和數百位南方美女。
可這回的情況不一樣,豫親王多鐸的軍隊有多少戰鬥力,在場的人可是一清二楚的,他們的人跟多鐸的軍隊比起來也強不了多少,多鐸的軍隊能夠輸成那個樣子,他們也未必能獲勝,所以此刻都跟縮頭烏龜一樣。
代善領著正紅旗,但此人現在還是愛新覺羅家族的族長肯定不能夠領兵出征,兩紅旗一直以來也是走中立路線。
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跟豫親王多鐸之間經常乾仗。
把此人派往前線的話,估計就不用打仗了,光看他們叔侄在前線折騰就行,沒準還得給大明軍隊帶來更大的好處。
阿濟格征戰在外。
那麼還剩下鄭親王濟爾哈朗的鑲藍旗。
當眾人的目光投過來的時候,吉爾哈朗也是心中一驚,沒想到自己想幫兩黃旗的人說話,到最後竟然把自己給搭進去。
“皇上駕到皇太後駕到……”
就在多爾袞準備要開口的時候,門口的小太監喊了一嗓子。
按照規矩,議政王大臣開會的時候,皇上與皇後是可以坐在這裡聽政的,但是一直以來都沒有來過,多爾袞才可以坐到主位上,聽到這個聲音之後,多爾袞依然懷疑地看向前方。
“王爺。”
範文程輕輕的拉了拉多爾袞的袖子,多爾袞才醒過神來。
當著這麼多王爺的親貴的麵兒,自己也不能夠太過分了。
“恭迎皇上皇太後……”
以多爾袞為首,在場的人,餘列兩旁。
“哀家聽聞前線戰事不利,牽扯到兩黃旗的事情,哀家也想來聽聽,畢竟這是先皇留給皇上的,現在皇上還小,就算不能做決定,多少也要知道這個事兒。”
孝莊皇太後坐在主位上之後,手裡攬著尚小的順治皇帝。
吉爾哈朗也是鬆了一口氣,雖然自己在朝廷當中沒有多大的力量,但隻要自己在這裡,那就說明朝廷有兩位攝政王,簽署一些重要奏折或文書的時候,那就得兩位攝政王同時署名。
如果要是自己去了戰場的話,在八王議政會議上,那恐怕就沒有人能夠牽製多爾袞了。
孝莊皇太後的眼線遍布整個皇宮,想必也是聽到這件事情,這才帶著順治皇帝匆匆而來,不能夠讓濟爾哈朗出征。
“關於兩黃旗的事情,剛才已經是議定了,讓鼇拜帶兵一萬南下。至於在差遣哪位旗主王爺。本王屬意於鄭親王濟爾哈朗。”
多爾袞一副大權在握的樣子,這話完全不像是商量,而是直接就這麼說出來了,孝莊皇太後也有些不滿的皺了皺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