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德州的滿清軍隊領導層,基本上是按照多爾袞預設的架構成立的,隻是各位王爺和各位將軍之間,到底有多少矛盾就隻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今日是所有人到齊之後的第一次開會,豫親王多鐸就給了鄭親王濟爾哈朗一個下馬威,延遲了足足兩盞茶的功夫才來。
鄭親王濟爾哈朗昨日已經說了,今日若有延遲者,軍棍伺候。
但是豫親王多鐸這樣的人,你要真把他給打了,今天這情況也就不用開會了,鑲藍旗和正白旗的人先乾一場再說。
所以鄭親王濟爾哈朗也沒有說打軍棍的事,隻讓人一刀砍了多鐸的戰馬。
剛才進來之前的時候,多鐸已經和濟爾哈朗爭吵過了,要不是在場的人勸著,這家夥連刀都抽出來。
“二位王爺,各位將軍,咱們還是先來說正事,本官早日接到奏報,濟南城北的大明軍隊,已經開始向北前進並兵分三路,直奔德州而來,咱們還是先商量個禦敵之策,攝政王可說了,保住德州反攻魯東,我們都是大功一件,若德州失守,所有人就不用回京了。”
洪承疇看到濟爾哈朗和多鐸互相背坐著,誰也不願意先開口,這時間也不能夠就這樣僵持下去。
如果要是聽憑你們二位這樣浪費時間,馬上大明太子就要殺到城下了,我們這麼多人就在這裡等著嗎?
“濟南之役過後,大明軍隊士氣大增,並且來勢洶洶,咱們要收起往日的輕視,慎重對待才可,望兩位王爺以大局為重,以大清為重。”
鼇拜是滿清第一巴圖魯,這個時候還沒有當權臣的那個勁兒,滿心滿眼的還是希望大清能夠攻占全國,建立一個新的大帝國。
“軍師你說,本王不是那小心眼的人,我們該如何應對?”
多鐸知道洪承疇是多爾袞派來的。
既然洪承疇打破了僵局,咱也得給抬抬轎子才行。
“洪大人請。”
連多鐸這樣一個毛頭小子,都先站出來以國事為重了,如果鄭親王濟爾哈朗還冷著個臉。又或者說不跟大家繼續商議下去,這消息要是傳到京城,多爾袞那邊可有的是辦法修理他。
“承蒙各位的厚愛,依本官之見,除南明太子的這一路軍隊是主攻之外,其他兩路軍隊均由新兵組成,人數也不是很多,各自隻有四千多人,咱們是不是可以發揮騎兵的優勢速度,先吃掉左右兩路軍隊,然後繞到他們的後麵與德州本部官兵進行夾擊,將大明太子的軍隊包圍到德州城南……”
洪承疇在戰術上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這家夥也是非常有才能的。
當初也給滿清帶來了巨大的麻煩,所以安排起行軍打仗的問題,那也是頭頭是道。
左右兩側劉良佐和劉澤清所部全部都是由新兵組成,所以各派遣一萬騎兵,先吃掉這兩部。
然後這兩萬騎兵繼續相向而行,會師於大明太子軍隊的南方,緊隨他們至德州,然後包圍圈形成。
“計策可行!”
孔有德站在旁邊看了半天,然後吐出了這幾個字。
先易後難!
這也是目前他們唯一能做的,如果要是集中兵力跟朱慈琅的人硬碰硬,那麼濟南城下的事情又會出現,萬一咱們殺不進去,那恐怕就麻煩了。
這樣繞道左右兩側,乾掉他們的佯攻部隊,從四方向朱慈琅的軍隊施加壓力,必將起到更好的作用。
“屬下願率本部一萬騎兵,攻擊劉良佐部。”
鼇拜清楚的很,這主動出擊的事情肯定兩個王爺都不願意去,而機動力快的騎兵,除了兩王爺手下的軍隊之外,就剩下他們正黃旗的了。
“本王的部將托其圖,也可率一萬鑲藍旗騎兵攻擊劉澤清所部。”
鄭親王濟爾哈朗來到戰場上之後急於建功立業,隻要是稍微有點功勞,就能夠把多多給踩在腳下,同時消息傳回京城之後,皇太後與皇上那邊也會有所動作。
戰場連著朝廷,朝廷連著後宮!
多鐸看到洪承疇點了點頭,也就沒彆的好說的了,畢竟咱們的軍隊損失慘重,你們雙方都願意建功立業,那就給你們一個表現的機會。
“本王把醜話說在前麵,大明軍隊的作戰方陣尤其厲害,兩位將軍衝陣的時候速度一定要快,意誌一定要強,切莫犯了與本王同樣的錯誤。”
臨出去的時候,誰也沒有想到豫親王多鐸會說出這個話。
“謝過王爺。”
鼇拜和托其圖回過頭來。
雖然是處於不同的派係,甚至還有所爭鬥,但多鐸也明白德州的重要性,這第一步若是成功了,咱們夾擊朱慈琅的策略才能成型。
若是這第一步就失敗了,還要從京城當中調兵過來,那京城後方就有點虛弱了。
鄭親王濟爾哈朗也是眼神複雜的看著多鐸。
這小子也算是有為大清著想的時候。
商定了策略之後,鼇拜和托其圖也沒閒著,吃過午飯之後,兩支軍隊各從東西二門魚貫而出,滿清八旗鐵騎的行動速度也非常的快,他們也是說乾就乾,正是因為他們這種速度才把遼東大明軍隊給拖垮了的。
當時皇太極帶著這些人東奔西跑的,繞過蒙古進入關內,對大明朝廷大量的城市進行劫掠。
那可給大明朝廷帶來了巨大的損失,讓各地的流民百姓更多,李自成起兵的時候也就有了更多的手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滿清朝廷和李自成不經意間就合作了。
“二位將軍,你們認為此去成功幾何?”
站在德州的城牆上,看著鼇拜的騎兵出城而去。
鄭親王濟爾哈朗的心裡也是沒底兒。
若沒有濟南和曲阜的戰敗,就憑這兩萬八旗鐵騎,拿下兩個省都沒問題,可現在有了這兩場戰敗之後,濟爾哈朗沒有那個信心也是正常的。
洪承疇看了看孔有德,若說誰在這個問題上有發言權,孔有德應該是排在第一的,洪承疇隻看過了卷宗,並沒有真正見過大明太子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