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帥不能這麼下去了,咱們對他們根本沒辦法,要是還不脫離開的話,這一天光是這樣的戰鬥,咱們今天已經折損了兩千多人了,這可是兩千多人,都是從遼東跟過來的老人。”
吳三桂手下的心腹將軍馬寶痛心疾首地說道。
其他人的臉上基本上也是同樣的,表情投降了滿清,之後他們也深知一個道理,彆看滿清朝廷言語上說得很好,但如果要是你的軍隊消耗完了,洪承疇就是你的例子,除了成為一個謀士之外,根本就沒有任何的作用。
可問題是洪承疇有那個腦子,咱們這些人有那個腦子嗎?
“都閉嘴,難道我不知道眼前的情況不利嗎?可問題是你們告訴我該怎麼辦?後麵是朝廷的命令,讓我們繼續堵在這裡,前麵是大明的軍隊,時刻讓我們傷亡,我是往前走還是往後走?”
吳三桂有些無語的說道手下的人發牢騷不是一天兩天了,可問題是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辦,看眼前這個情況,如果要是繼續在這兒呆著的話,每天的損失驚人。
可如果要是不這麼辦的話,你敢往後退一步,現在滿清朝廷就敢找人來接管你的軍權,距離京城已經不遠了,每一步都是至關重要的。
而且根據吳三桂所知道的情況,京城現在已經亂的不行了,城門口到處都是鮮血很多滿人不顧,朝廷政令拚了一樣的向東北撤退。
但多爾袞為了維護京城的防禦力量,不管男女老幼,任何滿人都不能夠離城。
“怎麼回事?”
吳三桂剛罵完了人,左側就傳來了地動山搖的聲音。
這和普通的弩炮不一樣。
這幾天的進攻當中他們已經充分嘗到了弩炮的威力,但是絕沒有眼前這個震動,腳底下都能夠感覺得出來,這爆炸威力應該更大。
“稟報大帥,大明騎兵開始進攻了,這一次和以前的時候又不一樣,每個人身上背著塊黃布,裡麵裝的全部都是黑色的***,距離我們軍營近了的時候,那些士兵左手拉馬右手用布兜著***,借著騎兵的衝擊力,讓***滾到我們的軍營邊上……”
聽到手下人的彙報,吳三桂氣急敗壞地衝出了帳篷。
果然左前方跟剛才那個人彙報的一樣一百多名騎兵身上背著個黃,包袱裡麵裝著一顆***。
到距離軍營大約五十米的地方,這些人就把包袱從身上解下來,左手牽著馬繩,右手不斷的三百六十度旋轉。
當旋轉達到最快速度的時候,直接就鬆開手裡的黃包袱,***在地上滾得極快。直衝吳三桂的大營。
當***爆炸的時候,扔***的士兵已經在百米開外了。
就這麼一輪一輪的吞噬,吳三桂左前側的軍營已經有三十多個帳篷被炸掉了。
損失士兵好幾百名,雖然現在士兵已經撤回來了,但大明軍隊感覺這個進攻方式也不錯,所以一直在用。
“媽的,給我傳令下去……”
吳三桂正準備下達命令的時候,忽然間對方的軍營裡傳來了鳴金收兵的消息。
這怎麼回事兒?明明正在占上風,按照大明這位指揮將軍的風格應該會繼續擴展,這樣的戰術絕不僅僅是在左前側軍營,很快就會擴展到整個軍營。
在占據優勢的情況下鳴金收兵?
吳三桂有些狐疑地看了看周圍這些人,其實他周圍的這些部將也納悶,但是沒有人搞。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莫非是引誘我們前往嗎?
“穩妥起見,各營繼續固守,沒有本帥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營。”
在搞不清楚情況的前提下,吳三桂不準備派出士兵,而且這幾天的損失也不小,兩萬關寧鐵騎還剩下一萬四千人,漢軍旗的士兵也從一萬下降到了六千人,那一萬蒙古騎兵雖然答應了,但是還沒從京城趕過來,看現在這個情況估計是來不了了。
多爾袞的手裡並沒有多少的士兵,現如今這種情況就算是還有的話,那也肯定會留在京城,絕不會做那個不切合實際的中原夢了。
占領中原對於滿清人來說一直都是一個偉大的夢想。
從努爾哈赤到皇太極,從皇太極到多爾袞,從多爾袞到現在的各位滿清王爺,誰都認為勝利在望,可惜就因為李自成放走了前明太子。
就是這樣一個微乎其微的失誤,讓滿清朝廷陷入了一場巨大的危機,彆說是問鼎中原了,就算是保住原來後金的土地,在眼下這個局麵來看都是一種奢望。
那位雄心勃勃的太子殿下可不是崇禎皇帝,更何況他手下有著更加強大的軍隊,這樣的人如果要是不北伐的話,那才真是見鬼了呢。
在很多滿清人的心裡,仿佛又看到了曆史上的霍去病,又看到了大明的永樂大帝。
而這位大明的末代太子或許會成為第三個封狼居胥的人。
就在吳三桂的心裡,給朱慈琅下定義的時候,朱慈琅接到了從德州飛來的飛鴿傳書。
德州之戰按照自己的想法結束了,但此刻朱慈琅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德州城內的軍隊敗得太慘了,按照朱慈琅的想法,隻吃掉他們一部分,然後另外一部分當誘餌,吸引豪格的一部分軍隊南下這樣豪格的軍營就可以一分為二。
我們可以對付其中的一部分,高傑也可以對付其中的一部分,可現在豪格的軍隊得知德州失陷之後,全軍加速北逃。
按照信上所說的時間,應該不到三個時辰,先頭部隊就要進入朱慈琅的斥候兵觀察範圍了。
眼前還有吳三桂的軍隊,真要被這兩支軍隊包圍在中間嗎?朱慈琅總共有六個團加一個營的軍隊,豪格和吳三桂的軍隊加起來,那可是將近十萬大軍。
“全軍防禦,六團合一,組建最強防禦陣型。”
經過慎重考慮之後,朱慈琅拋棄了其他逃跑的想法。
既然要結束滿清對中原的占領,那我們也就挺起胸膛麵對,再苦再難就在這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