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劉良佐參與的這場戰爭來說,真正作戰的時間並不是很長,但是打掃戰場卻需要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時間。
滿清步兵潰敗了之後,絕不能夠讓這些人亂跑,一旦要是三五成群的進入周圍的鄉鎮鄉村,那恐怕這些老百姓就要遭殃了,他們攜帶著武器,平時就對這些老百姓苛刻至極,現在戰敗急需各類物資,殺人越貨對他們來說就跟吃飯一樣簡單。
劉良佐很清楚地記得,朱慈琅拿下一個地方之後,要儘快恢複當地的正常生活,如果要是被這些滿清潰兵給霍霍一陣子,想恢複可是難上加難。
所以當這些人向周圍潰敗的時候,兩個騎兵營快速出擊,務必要把他們堵在這個圓圈內。
等到這些人戰鬥意誌消散的時候,咱們的步兵才會衝過去,把他們五六個捆在一塊兒,跟豬仔一樣押回南方。
這行動說起來簡單,但至少要耗費一整天,甚至是兩個整天的時間,畢竟這可是幾千口子人呢,就算把幾千頭豬給你放在山坡上,以劉良佐現在的能耐也不可能一天都抓完。
此刻豪格根本就不管後麵的事兒,把那些人留下斷後其實就是壯士斷臂。
本來隻想著留下那些漢軍旗的士兵,不過尚可喜。也說了,如果要是你隻留下那些漢人的話,那跟沒留沒什麼兩樣,大明軍隊過來的時候,不出一時三刻那些漢人士兵立刻就瓦解。
所以豪格才留下了四千滿人步兵,這些人在滿人當中是屬於第二梯隊的,不過也沒有起到多好的作用,頂多也就是耽誤劉良佐的兩個團。
沐顯亮的四個團還是在繼續追擊的,如果隻有滿清八旗鐵騎的話,沐顯亮的追擊速度很顯然是不夠的,但是整個軍隊當中還有一些運送輜重的奴仆,各類步兵和其他一些隨軍文書之類的,總共加起來也有將近兩萬人,這些人拖累了整個軍隊前進的速度。
前些日子按照吳三桂的策略又給他們送來了幾十萬斤的糧食,在滿清人的眼裡,這糧食可是寶貴無比的,不管打贏還是打輸了,都必須得帶著糧食一塊逃跑才行。
滿清人有這個想法是很正常的,在東北的黑山黑水當中,那裡可是不產糧食的,大部分的糧食都要跟遼東的農民進行交易。
為了能夠讓自己吃飽肚子,很多人冒著嚴寒和危險。在東北的山林裡采集各種山貨,這才能夠保住一家人的吃喝。
所以麵對糧食這樣的玩意兒,沒有人比他們更上心了。
即便是在這種倉促北逃的過程當中,也絕不可能把糧食扔在這裡,這可是他們的命根子。
也正是因為他們的這個想法,沐顯亮僅僅追擊了個半天,就已經是看到滿清撤退軍隊的尾巴了。
四個騎兵營兩千多人在沐顯亮的命令之下,快速的就衝了過去。
當然跟滿清軍隊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不斷地用硬弓和連環毒襲擾他們的後方軍隊。
剛開始的時候滿清軍隊看到隻有兩千多名騎兵,也沒有在意,現在最主要的是抓緊北上,不能因為這兩千多名騎兵停下來。
可很快就不是那麼一回事兒了,大明騎兵的數量雖然不多,但是他們的殺傷力卻十分了得。
就這麼一炷香的工夫滿清軍隊這邊的死傷數字已經直奔五百了。
要是繼續讓他們這麼殺下去,前方的軍隊會更加密集,這一個時辰就能夠解決掉千把口子人,到黑天還早呢,難道我們要損失數千人嗎?
在沒有擺開陣勢的情況下,被敵人追擊就損失了數千人,這可是說不過去的,所以豪格立刻命令尚可喜率領一萬騎兵迎戰。
尚可喜接到這個命令之後本身也是極為不樂意的,不過抬頭就看到豪格陰狠的眼神兒,這命令你要是不執行的話,那樂子可就大了,陣前斬殺你這樣的漢人大將,那也不是沒出過的事。
這隊伍裡還有另外一個王爺,那就是豫親王多鐸本想著這家夥也能擋一陣子,但是自從德州逃出來之後,豫親王多鐸身上的勇氣好像全部都散光了。
此刻這家夥就在隊伍的中間位置,不管彆人說什麼,他都是緊閉自己的嘴,仿佛外麵的事情跟他沒什麼關係,此刻他就隻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儘快回到京城。
昨天晚上的時候,德州城破的消息傳過來這家夥,立刻集合自己手下數千正白旗騎兵準備連夜奔襲京城。
要不是豪格發現的及時派人把他給攔下來,這家夥當真是不管不顧的,隻顧自己。
對於多鐸來說,經曆過德州城外那驚魂一幕,現在他已經沒有什麼雄心壯誌了,隻想著自己彆死在大明軍隊手裡就行。鄭親王濟爾哈朗夠厲害吧,洪承疇夠厲害吧?那不都死了嗎?
以前覺得大明軍隊是塊軟骨頭上去踹一腳,渾身上下的骨頭架就散了,可現在大明軍隊是一塊鐵板,你彆說過去踹一腳了,從遠處看著就能感覺到渾身發冷。
主帥是這個樣子,就更加不要想他手下那些人了,所以多鐸手下的那批騎兵已經是沒有了什麼戰鬥力。
現在隻想著快馬加鞭的趕回京城,至於後方追擊的部隊自然要交給彆人。
豪格對這家夥也是無語的很,給多爾袞上了好幾次奏折,多爾袞也嚴厲命令多鐸,必須要和大軍待在一塊兒,但就算是這樣,無法無天的多鐸還是找個機會就準備開溜。
所以豪格對於多鐸的要求僅僅是待在自己身邊就行,也不指望你上戰場作戰,但是你不能拉著自己的隊伍開溜,進而導致整個大軍崩盤。
如果全軍都知道豫親王是這樣的想法並且當真帶著自己的人走了,哪怕豪格渾身上下長滿了嘴,也無法勸說剩餘的人繼續作戰。
你們滿清王爺都不打仗,憑什麼讓我們繼續打仗呢?
入關之後最好的好處可都被你們占了,我們隻是吃點殘羹剩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