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河畔的泥土還帶著雨水的濡濕,踩上去軟塌塌的,留下深深的腳印。林宇提著勘查箱走下河堤,空氣中彌漫著河水特有的腥味和若有若無的腐臭。
警戒線已經拉起來了,幾個派出所的民警正在勸阻圍觀群眾。徐達遠站在一處淺灘旁,正向先到的技術隊員詢問情況。
“什麼情況?”林宇走近,注意到河灘上那個被塑料布半遮著的屍體輪廓。
“清晨遛狗的人發現的,”徐達遠轉頭,眼下帶著熬夜留下的青黑,“初步判斷是從上遊衝下來的,卡在了這裡。”
林宇戴上手套,輕輕掀開塑料布。一具中年男性的屍體映入眼簾,腫脹的麵部已經難以辨認原貌,衣著普通但完整。
“死亡時間大約三到五天,”技術隊的小張報告說,“體表沒有明顯外傷,但口鼻部有蕈樣泡沫,符合溺水特征。”
林宇蹲下身,仔細檢查屍體手指:“指甲縫很乾淨,沒有掙紮時常見的泥沙或皮屑。”他輕輕扳開屍體的嘴唇,“口腔黏膜沒有損傷,舌骨完好。”
係統界麵悄然浮現,提供著熟悉的輔助:
【建議重點檢查屍體背部及下肢後側】【注意衣物是否有拉扯痕跡】
林宇示意技術隊員幫忙將屍體側翻。在屍體背部,他發現了幾處不明顯的瘀傷,形狀規則,像是被某種物體抵壓所致。
“看這裡,”他指向那些瘀傷,“這不像是在水中撞擊石頭造成的。”
徐達遠湊近細看:“像是被什麼東西按在河底...”
技術隊員開始拍照取證。林宇繼續檢查,在屍體右腳踝處發現了一處細微的異常——一圈幾乎看不見的淺色痕跡,與周圍被水浸泡的皮膚略有不同。
“這是什麼?”他輕聲自語,取出放大鏡仔細查看。
那圈痕跡很細,寬度均勻,像是被什麼細繩狀物體長時間束縛過。但在水中浸泡多日後,已經很難辨認清楚。
係統界麵閃爍了一下:
【痕跡特征與某種專業繩索吻合】【建議比對漁網、登山繩等常見繩類】
就在林宇專注檢查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從河堤上傳來。一個年輕民警氣喘籲籲地跑下來:“徐大,上遊三公裡處發現一輛abandoned汽車,車內有不少血跡!”
現場氣氛頓時緊張起來。徐達遠立即分配人手:“一隊留在這裡繼續勘查,二隊跟我去上遊看看!”
林宇站起身:“我也去。可能需要現場屍檢。”
前往上遊的路上,警車在泥濘的河岸小道上顛簸前行。林宇望著窗外流淌的河水,忽然想起一個月前發現蘇曉梅骸骨時的情景。雨水和河水,似乎總是與死亡相伴。
發現車輛的地點是一處偏僻的河灣,一輛黑色轎車半隱藏在灌木叢中,車身上沾滿泥漿,像是被人故意遮掩。
技術隊員小心翼翼地打開車門,一股血腥味撲麵而來。駕駛座上有著大片已經乾涸發暗的血跡,車門內側有幾個模糊的血手印。
“血跡形態顯示受害人是在車內受傷的,”林宇觀察著血跡噴濺模式,“然後可能被推入河中。”
在副駕駛座下,技術隊員發現了一塊破損的手表,表帶斷裂,表盤停止在淩晨217。
“這可能是搏鬥中掉落的。”徐達遠戴著手套拿起手表,翻到背麵,“刻著一個名字:李誌明。”
回到局裡,調查迅速展開。李誌明,42歲,本地一家建材公司老板,已經失蹤四天。家屬在三天前報案,但因成年人失蹤未滿48小時,當時沒有立即立案。
“公司經營狀況如何?”徐達遠問負責調查的偵查員。
“表麵看還不錯,但查賬發現最近有幾筆大額資金外流,去向不明。”
與此同時,屍檢結果確認河中的屍體正是李誌明。死因是溺水,但背部的瘀傷證實了林宇的判斷——死者是被人按住背部淹死在水中,而非意外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