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的第一場雪還未降臨,冷雨卻先一步籠罩了琴島市。林宇站在刑偵支隊新辦公室的窗前,看著雨滴在玻璃上劃出蜿蜒的痕跡。桌上的名牌閃著微光:“支隊長林宇”。
敲門聲響起,小李探進頭來:“林隊,有新案子。河邊發現女屍,死狀...有些特彆。”
現場位於城南的老運河段。雨水讓河岸泥濘不堪,警戒線在風中獵獵作響。屍體躺在蘆葦叢中,身著鮮豔的紅衣,與灰暗的雨景形成詭異對比。
“報案的是晨跑的老先生,”現場民警彙報,“說是看到紅色以為是誰丟的衣服,走近才發現...”
林宇蹲下身仔細查看。女性,二十五六歲,麵容安詳得像是睡著了一般。但頸部的勒痕和手腕的捆綁痕跡訴說著另一個故事。
“死亡時間約在昨夜十點到十二點,”林宇初步判斷,“屍體被精心打扮過,口紅是新塗的。”
小李記錄的手微微發抖:“凶手在扮演什麼?”
回到實驗室,詳細的屍檢帶來更多疑問。死者胃內容物檢出高級西餐和紅酒,但食道和胃壁有輕微灼傷——酒中被下了藥。
“是先迷暈再勒斃,”林宇指著頸部特寫,“勒痕很專業,避開喉結,直接壓迫頸動脈致昏。”
最令人不安的是,死者指甲被精心修剪並塗上紅色甲油,與口紅顏色完全一致。而在指甲縫裡,發現了極細微的金色亮片。
“像是...化妝品的閃粉?”小李推測。
與此同時,屍源確認有了進展:死者叫蘇雨晴,26歲,某外資公司白領,獨居。公司反映她昨天正常下班,說是去約會。
“查她最近的通訊記錄和社交軟件。”林宇吩咐。
調查發現,蘇雨晴最近在某高端交友app上很活躍,昨晚確實有約會記錄,但對方賬號已經注銷。
技術隊嘗試恢複數據,發現對方使用了多重代理,根本無法追蹤。更令人不安的是,蘇雨晴不是第一個受害者——過去半年裡,還有兩起類似懸案,都是紅衣女屍,都是精心化妝後被殺。
“連環殺手?”徐達遠臉色凝重,“為什麼沒有並案調查?”
林宇翻看舊案卷:“因為作案手法完全不同。一個是被刺死,一個是被毒死,隻有這個是被勒斃。”
但直覺告訴他,這絕不是巧合。他讓技術隊重新檢驗所有物證,尋找共同點。
果然,在之前兩起案件的物證中,都發現了那種金色亮片,隻是當時被忽略了。
“亮片成分相同,”小張報告,“是一種限量版化妝品,全市隻有一家專櫃有售。”
專櫃記錄顯示,這種化妝品最近三個月隻賣出三盒——購買者都是男性。
“男性買女性化妝品?”小李疑惑。
“要麼送人,要麼...”林宇沒有說下去。
通過付款記錄,很快鎖定三個購買者。前兩個都有完美不在場證明,隻有第三個——個叫周明的攝影師,行蹤可疑。
周明的工作室位於老城區,外表普通,內部卻彆有洞天。牆上貼滿了女性照片,都是偷拍角度,其中就有蘇雨晴和之前兩名受害者。
“我隻是欣賞美,”周明麵對詢問表現得很鎮定,“拍攝街頭美女是我的創作靈感。”
搜查令下來後,技術隊在他的電腦裡發現了大量偷拍視頻和照片,但沒有任何直接作案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