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雨帶著刺骨的寒意,敲打在法醫中心的不鏽鋼窗沿上。林宇站在三號解剖台前,白熾燈在器械表麵投下冷硬的光澤。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消毒水氣味,混合著某種難以名狀的甜膩——這是新案件死者身上特有的氣味。
“城南垃圾中轉站發現的,”小李遞過勘查報告,“清潔工在分類時發現了個大號行李箱,打開就是這個。”
解剖台上的死者呈蜷縮狀,顯然是被強行塞進行李箱的。女性,三十歲上下,衣著時尚但淩亂,指甲做過精致的美甲,此刻卻沾滿了汙穢。
林宇推了推眼鏡,係統界麵悄然浮現:
【屍體狀態:中度腐爛,預計死亡時間4872小時】
【特殊標記:右肩胛處有新鮮紋身,圖案待解析】
【異常氣味:檢測到杏仁酸異味,疑似氰化物】
“先取胃內容物和血液樣本,”林宇戴上雙層手套,“特彆注意指甲縫殘留物。”
手術刀劃開皮膚的聲音在寂靜的解剖室裡格外清晰。係統實時標注著各項發現:
【舌骨完好:排除機械性窒息】
【內臟瘀血:符合中毒特征】
【針孔發現:左肘內側,新鮮注射痕跡】
小李在一旁記錄,忍不住問:“林老師,這次好像特彆...順利?”
林宇沒有抬頭,專注地提取著樣本:“每個死者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訴說真相,我們隻需要學會傾聽。”
毒理初步檢測證實了係統的判斷:血液中檢出高濃度氰化物。但令人困惑的是,胃內容物中並未發現毒物殘留。
【注射入體:非口服中毒】
【針孔周圍組織:檢出輕微麻醉劑成分】
【紋身顏料分析:含特殊金屬成分,可能與毒物反應】
林宇用放大鏡仔細觀察那個新鮮紋身——是個複雜的幾何圖案,中心有個雨滴形狀的符號。
“這個圖案...”他若有所思,“我好像在哪裡見過。”
係統立即啟動圖案匹配功能,很快在數據庫中找到相似設計:某高端私人會所的會員標誌。
調查發現死者叫周雯,28歲,自由職業者,經常出入高端場所。她的銀行流水顯示最近有幾筆大額支出,都是購買奢侈品。
“查她最近的聯係人和行蹤。”林宇吩咐,係統界麵立即彈出相關查詢選項。
與此同時,紋身顏料的詳細分析結果出來了:含有某種稀有金屬,能與氰化物發生緩慢反應,產生特殊氣味。
“這就是甜膩氣味的來源?”小李驚訝道。
林宇點頭:“凶手很聰明,用這種方式標記受害者。”
通過係統提供的聲紋匹配算法,技術隊從周雯手機恢複的加密通話中鎖定了一個聲紋特征——屬於某知名企業的年輕繼承人,王碩。
麵對詢問,王碩表現得十分配合:“周雯是我女朋友,但我們上周就分手了。她有新歡了。”
係統實時分析著他的微表情:
【瞳孔收縮:緊張】
【手指敲擊桌麵:試圖控製情緒】
【音調升高:可能說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