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犧牲自我鑄就的精神屏障,如同一道無形的護盾,將“末影”基地籠罩其中。那種縈繞不散的認知扭曲感徹底消失,空氣都仿佛變得清新了幾分。然而,物理上的安全,卻無法驅散彌漫在每個人心頭的沉重。
基地中央,那台以趙明生命為核心的精神屏障發生器無聲地運行著,柔和的光暈與“驅霧之錨”的藍光交織,像一座沉默的紀念碑。人們經過時,都會不自覺地放輕腳步,投去複雜的一瞥——有感激,有敬畏,更有難以言喻的悲傷和一絲隱秘的負罪感。
生存的代價,第一次如此赤裸、如此慘烈地展現在所有人麵前。
張強變得異常沉默,訓練時近乎殘酷地壓榨著自己和隊員的極限,仿佛想用肉體的疲憊掩蓋內心的波瀾。他無法忘記趙明坐進裝置前那個平靜的眼神,那與他想象中的壯烈犧牲完全不同,卻更讓人揪心。
林雨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外圍偵查,帶回的地圖越來越精細,標記的威脅點也越來越多。她用近乎自虐的工作量填充著每一分秒,似乎隻有這樣,才能不讓自己的思緒停留在那份無奈的抉擇上。
蘇晚晴的醫療帳篷裡,壓抑的啜泣聲時有傳來。她不僅要治療身體上的創傷,更要安撫那些因同伴犧牲而精神崩潰的幸存者。她自己的眼眶也時常泛紅,卻始終保持著專業和冷靜,隻是握著那枚祖父懷表的時間,明顯變長了。
劉三刀幾乎住在了技術工坊裡,對著那台還在運行的裝置和一堆趙明留下的草圖紙發呆,嘴裡反複念叨著:“應該還有辦法的,一定還有的……小子,你再給我點時間啊……”他像是要將自己所有的知識和精力都榨乾,試圖從中找到一條不需要犧牲就能達到同樣效果的技術路徑,以此來告慰那個年輕的靈魂。
整個基地的氣氛,凝重得如同暴風雨前粘稠的空氣。
陳末將這一切儘收眼底。他同樣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理性的部分告訴他,那是當時情況下成功概率最高的選擇,是符合“最優解”邏輯的。但看著趙明生命消逝的那一刻,某種屬於“人”的情感模塊,依舊在他冰冷的數據思維中產生了強烈的擾動。
他獨自站在了望塔上,望著遠方那片吞噬了趙明妹妹線索、也隱藏著規則詭異體的迷霧。視網膜上,ui界麵冷靜地懸浮,新一天的情報已經刷新:
【今日情報已刷新)】
【危機】:精神屏障發生器基於生命能量的運行模式無法持久,預計將在霧潮峰值到來前12小時徹底失效。剩餘穩定時間:約60小時)
【機緣】:蘇晚晴的懷表符號與趙明最後調試的能量回路存在隱性共鳴。結合“驅霧之錨”的穩定能源,有可能構建一個低功耗、可持續的“精神濾網”,雖無法完全阻擋強化後的“低語者”,但可大幅削弱其影響。
【隱秘】:張強因趙明之死產生的強烈情緒波動,正在無意識淬煉其火焰能力,使其能量純度提升,更接近“淨化”屬性。
危機並未解除,隻是被推遲了。而機緣,則指向了另一條路——一條融合了技術、遺跡知識與人性溫度的道路。
陳末深吸一口冰冷的、帶著黴味的空氣,轉身走下了望塔。他不能讓自己,讓整個團隊,沉溺於悲傷和自責中。生存的戰役,還在繼續。
他首先找到了把自己關在工坊裡的劉三刀。
“劉工,”陳末的聲音打破了工坊內死寂的氣氛,“緬懷逝者的最好方式,是完成他未竟的事業,而不是陪他一起埋葬。”
劉三刀抬起布滿血絲的眼睛,有些茫然。
陳末將【機緣】情報中關於“精神濾網”的構想,結合自己的分析和推演,清晰地闡述出來:“我們需要改變思路。趙明用生命證明了能量共鳴的有效性,但他也為我們指明了另一個方向——利用穩定的外部能源驅霧之錨)和特定的符號共鳴蘇醫生的懷表),構建一個低消耗的‘濾網’,而不是強效的‘屏障’。這或許無法讓我們高枕無憂,但足以在霧潮中爭取到關鍵的時間窗口。”
劉三刀的眼睛漸漸亮了起來,如同溺水的人抓住了最後一根稻草:“對……對!濾網!消耗更低,可持續!我怎麼沒想到!趙明那小子最後調整的那個回路,那個諧振頻率……”他猛地撲到桌前,抓起圖紙和工具,重新投入了瘋狂的計算和設計中。這一次,他的眼神裡不再是絕望的自責,而是帶著使命感的狂熱。
接著,陳末找到了正在給傷員換藥的蘇晚晴。
“蘇醫生,我們需要你的懷表,以及你對其符號的理解。”陳末直言不諱,“趙明的犧牲為我們爭取了時間,但現在,我們需要你的幫助,來尋找一條更可持續的道路。”
蘇晚晴微微一顫,下意識地握緊了胸前的懷表。這不僅是祖父的遺物,此刻更仿佛承載著趙明未儘的希望。她沒有絲毫猶豫,輕輕解下懷表,遞了過去:“我明白。需要我做什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協助劉工,理解這些符號的能量意義。你的感知,或許比儀器更敏銳。”陳末說道。他知道,蘇晚晴溫和而堅韌的精神力,以及她與懷表之間隱隱的聯係,可能是破解符號奧秘的關鍵。
最後,陳末在訓練場邊緣找到了剛剛結束一輪高強度訓練、渾身蒸汽繚繞的張強。
“憤怒和悲傷是燃料,但彆讓它燒毀你的理智,也彆隻用來折磨自己人。”陳末的聲音平靜卻有力,“趙明用生命守護的,不是一個被悲傷壓垮的基地。他的犧牲,應該成為我們更強大的理由,而不是自我毀滅的引信。”
張強喘著粗氣,汗水順著下頜線滴落,他抬起頭,眼中赤紅的血絲尚未褪去:“末哥,我知道……可我他媽的就是……”
“你的火焰在變化,”陳末打斷了他,點出了【隱秘】情報的發現,“更純粹,帶著‘淨化’的味道。把這股力量掌控好,霧潮來臨之時,我們需要它去焚燒真正的敵人,而不是內耗。”
張強怔住了,他感受著體內似乎確實有些不同的能量,重重地點了點頭,緊握的雙拳緩緩鬆開,眼神重新變得銳利而專注。
陳末就像一位最高明的調音師,用精準的“情報”和冷靜的分析,小心翼翼地撥動著每一根幾近崩斷的心弦,將團隊從悲傷與絕望的邊緣,重新拉回到為生存而戰的軌道上。
接下來的幾十個小時,基地的核心再次高速運轉起來。
劉三刀和蘇晚晴幾乎不眠不休,一個負責技術實現,一個負責符號解讀。那枚古老的懷表被小心地拆解、拓印,其上的符號與趙明留下的能量回路圖紙相互對照、驗證。偶爾,懷表會與“驅霧之錨”或者某個測試回路產生微弱的共鳴,發出淡淡的、令人心安的輝光。
“看!就是這樣!”劉三刀興奮地大叫,指著儀器上跳動的穩定波形,“共鳴頻率找到了!濾網的理論基礎成立了!”
蘇晚晴也露出了幾天來第一個發自內心的淺笑,儘管疲憊,但眼神明亮。她感覺到,自己正在參與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一件能告慰逝者,也能庇護生者的事情。
與此同時,張強開始有意識地引導自己那股帶著“淨化”意味的火焰,嘗試將其附著在武器上,或者進行小範圍的精準釋放練習。林雨則根據最新的技術進展,重新調整著防禦部署,將有限的兵力集中在最關鍵的區域。
陳末坐鎮指揮室,統籌全局。他利用【絕對推演】不斷模擬著霧潮來襲時,在“精神濾網”削弱影響下的各種戰況,優化著應對策略。他知道,趙明用生命點燃的火炬,已經傳遞到了他們每一個人手中。
“逝者如星辰,指引方向;生者如跋涉,背負光前行。”他在心底默念。這不是安慰,而是事實。趙明的犧牲,如同一顆劃破黑暗的流星,其光芒雖已熄滅,卻為他們照亮了一條更為清晰,也更為艱難的道路。
當夕陽再次將微弱的光芒投透過迷霧,給基地鍍上暗金色的輪廓時,一個簡化版、依靠“驅霧之錨”供能、鑲嵌著懷表符號拓印片的“精神濾網”裝置原型,在基地中央被成功激活。
一道遠比之前屏障微弱,卻更加穩定、持久的無形波動擴散開來,如同在狂暴的精神海洋中,撐起了一葉小小的、卻足夠堅韌的扁舟。
屏障終將消失,但濾網已經張開。
喜歡迷霧紀元生存錄請大家收藏:()迷霧紀元生存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