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上一個任務,這個任務要簡單清晰的多。
原主所在的大燕剛剛建國不過幾十年。
開國皇帝因為戰場上廝殺折了壽數,匆匆傳位給當時年僅十四的太子,皇後垂簾聽政。
皇帝逐漸長大,不免和太後開始爭權。這事兒哪怕是親生母子都會撕破臉,何況太後和皇帝還不是親生的。
嚴格說起來,太後還是皇帝的殺母仇人。
可那又怎麼樣呢?皇帝不僅不能露出一絲一毫的恨意,還老老實實的娶了太後和娘家侄女為後。
最終還是太後技高一籌,皇帝突發疾病,暴斃而亡。
現在皇位上的就是皇帝最小的兒子,年僅三歲。
目前朝中事務由榮升為太皇太後的太後主持。
你說朝中沒人看出太皇太後這一手操作嗎?
怎麼可能。
堅決的保皇黨,被太皇太後以雷霆手段清掃。剩下的就知情識趣多了。
在內,朝堂上沒有太過激烈的反對,在外,太皇太後把皇室的公主分彆下嫁給了各地的藩王,還特意說什麼公主下嫁也要守夫妻之道,兒媳本分,不可以君臣之禮,恃強淩弱,失了天下女子的典範。
踩著皇室的公主拉攏人心,隻要不是立馬想反的藩王都要感恩皇恩浩蕩,支持太皇太後。
原主就是這樣一個藩王世子。
當初他爹跟著開國皇帝打天下,因著功勞被封了齊王。
齊王當初加入開國皇帝的隊伍,純粹是活不下去了,本人沒有太大的野心。
封了王之後初心不改,住的好了吃的好了,也老老實實的守著妻子一個人過。
原主是齊王夫婦的獨子,有一個自幼青梅竹馬的表妹謝靈汐。
受齊王夫婦的影響,原主也一直期待著和表妹一生一世一雙人的生活。
哪知道太皇太後把先帝的姐姐,當今的姑姑長樂公主指給了他。
皇命不可違。
不管原主和齊王府樂不樂意,都要高高興興的把公主迎進門。
長樂公主生母身份不顯,沒有顯赫的外家,先帝在位的時候都不在意這個姐姐,讓她蹉跎到二十多歲都沒有想起給她指婚,現在皇位上三歲的侄子怕是根本都不認識她。
太皇太後?那就更彆指望了。
所以長樂公主嫁到齊王府姿態擺的很低,是真正兒八經把自己放到兒媳的位置的。
知道原主和謝靈汐的事兒,主動找原主開誠布公的談,說這樁婚事兩個人都不過是身不由己,提出願意成全兩個人。
原主隻願意守著謝靈汐過,她也不在意。有沒有孩子都無所謂,隻要求原主在外必須給她正妻的體麵。
保證好她的吃穿用度,王府的中饋給謝靈汐都可以。
長樂公主都退到這一步了,除了不能給表妹正妻的名分,其他的也沒有區彆了,原主還能說什麼,對長樂公主隻有感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