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頭腦靈活,從小成績出色,有一份好的工作,之後娶妻生子,兒女雙全。
他一直覺得自己的人生圓滿,也願意善意待人。
可最後落得個眾人埋怨,晚景淒涼的地步,他想不通到底是為什麼?哪裡出了差錯。
原主父母生下原主大哥後,本來打算就要這一個孩子,所有的愛和資源都給這個唯一的兒子。
但是因為原主的爸爸是獨生子,原主的奶奶一直覺得家裡人丁單薄,想要兒子兒媳婦多要兩個孩子。
可現在養孩子成本那麼大,第一個又是個兒子。以後要給孩子買房娶媳婦,負擔太大,哪怕原主奶奶一直說生下來我管,不用你們掏錢。
原主父母商量後還是拒絕了。
原主母親對原主父親說的很直白:“你媽現在說的再好聽,到時候能不能兌現是一回事,就是你媽儘心儘力的管了,也沒有哪個孩子是真的不用父母操心半點的。”
“彆的不說,懷孕生產,生下來喂奶,以後上學輔導功課,你媽就是想管,能管的了什麼。”
“咱們家現在就一個孩子,你的工資我的工資養他綽綽有餘,咱們還可以有一些積蓄。”
“如果再多一個孩子,我的工作一定會被耽誤,很多機會老板根本就不會用我。無形中我的工資就會降低,再多一個孩子的花銷,一正一反,我們日子過得緊巴巴。”
“孩子也得不到本應該有的照顧,何必呢?”
原主父親是想要再要一個的:“萬一是個姑娘呢?”
“你能控製的了生男生女?”原主母親直接懟了回去:“姑娘怎麼了?現在這個社會姑娘就可以給口飯吃,什麼都不用管了?姑娘你操的心更多。”
“最起碼不用買房娶媳婦啊。”原主父親小聲嘟囔一句,也得承認媳婦說的有道理。
原主奶奶還是覺得要給孩子個兄弟姐妹才不孤單,原主母親堅持留手足不如留資源留財產。
“以後有了事孩子連個商量的人都沒有,負擔也重。”原主奶奶抱著大孫子搖頭歎氣。
原主母親覺得我要把孩子培養的能掙一萬,給我三千養老,他還有七千。
要兩個孩子分了資源,隻能一個人掙三千,給我一千養老,每個人手裡也不過兩千。
優生優育,精英培養,好兒不在多,一個頂十個。
除了有這些意見的分歧,整體還是比較和諧的。
原主的奶奶也確實儘心儘力的幫助這個小家庭,日子也就這麼平淡溫馨的過下來了。
然而原主大哥十四歲的時候,原主母親意外有了他,那個時候原主母親已經是高齡產婦了,生孩子危險性太高,本來要打掉的。
可是被原主的奶奶反複勸說攔住了。
“你當初休完產假就去上班了,就喂了半年的母乳,剩下的是不是都是我帶,哪給你們添麻煩了?”
“現在大寶馬上去初中寄宿了,兩個星期才回來一次,完全有時間照看孩子的。”
“你們當初死活不願意要,我也就不說什麼了,可現在有了,哪能打掉呢?孩子都是老天爺送來的珍寶。這孩子和你們有父子母子緣分呢。”
原主父親說:“咱們去問問醫生,也看看你的身體狀況再做決定。”
因為原主母親平時飲食習慣,作息時間都比較健康,評估的身體狀況也還可以。
原主母親也很糾結,沒有懷上的時候,自然可以說不要,可已經有了,打掉他,是不是太殘忍了。
原主的姥姥給了個最有力的理由:“前段時間你爸出車禍進重症監護室,你和你姐,你弟,三個人輪流照顧,還要有兩個女婿幫襯著,都忙不過來,累的夠嗆。你們老了呢?就一個孩子,受多大累?”
想到那段時間的辛苦,原主母親揉了揉眉心,知道自己媽說的有道理。
很多事情不是有錢就能解決的,那個時候一開始請了護工,可怎麼也要有個自己人看著,更彆提後麵護工還請假了一段時間。
現在弟媳婦還在因為弟弟照顧老人錯過了一個重要的升職機會,要鬨離婚。
一個爛攤子。
自己的兒子以後是不是也會麵臨這樣的困境?
尤其是這些年下來,她也看出來了這個大兒子隻能說是普通人,上學開始大大小小的補習班上著,回了家督促的緊,成績也不過是中遊靠上。
種種權衡之下,原主母親決定生下原主。
所以他從一開始就不是在愛和期待裡出生的孩子,而是一個意外,是對現實的妥協,權衡利弊的結果。
知道原主的存在後,原主的大哥反應很大,相當排斥:“你們說了隻有我一個的。你們到時候肯定偏心小的。”
原主的母親抱著他安撫,把自己為什麼要生二胎的考慮告訴他,想要讓大兒子明白,生二胎也是為了他著想。
可十幾歲的孩子能懂什麼啊?
原主母親十幾年前還非常堅決的要一個呢。
可他看出了母親已經下了決心,另一個孩子的存在也下意識的讓他不敢鬨得太過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隻能不情不願的同意了,可心底對這個弟弟是討厭的。
成績出來的時候,原主大哥考的不咋地,有沒有其他因素不好說,反正他一口咬定是因為母親有了二胎,他害怕,總是分心,這才沒考好的。
月份大了,原主母親精力有限,確實對大兒子關注的少了,現在更是愧疚。
最後砸錢托人把兒子送進了最好的初中。
三年後,原主大哥中考再次失利,還沒人說他,他自己就開始哭訴撒潑:“你們偏心!我才多大你們就把我扔到寄宿的學校去。我吃不好睡不好,同學還欺負我。我怎麼可能有成績?現在我考砸了,你們滿意了吧?可以有理由偏小的了。誰叫我考的不好,不爭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