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記車馬行”並未停留太久。
此處雖是靖安司據點,但畢竟位於鎮甸明處,耳目混雜。
陳穩等人隻是在此更換了部分更符合本地行商特征的衣物,補充了些不易攜帶的乾糧清水,並從掌櫃處獲取了關於梁山泊周邊最新、但也相對粗略的情報。
隨後,這支精乾的“商隊”便再次上路,目標直指百裡之外的梁山泊。
越靠近那片浩渺水泊,沿途的景象便越發顯得不同。
官道逐漸變得狹窄難行,有時甚至需要向當地鄉民問路,才能找到通往水泊方向的正確小徑。
村落更加稀疏,且大多建有簡陋的土牆或木柵,顯然是為了防範什麼。
遇到的鄉民,眼神中也少了幾分麻木,多了幾分警惕和不易察覺的彪悍之氣。
空氣中,那股若有若無的“煞氣”,似乎也變得更加明顯。
三日後,黃昏時分。
一行人馬終於抵達了梁山泊的外圍。
饒是陳穩心中已有準備,當親眼見到這片水泊時,心中仍不免為之一震。
但見:
煙水茫茫,蘆葦蕩蕩。
遠山如黛,環繞四周;
近水拍岸,濤聲隱隱。
極目望去,水天相接處,霧靄繚繞,難辨儘頭。
大小港汊,縱橫交錯,如同迷宮。
枯黃的蘆葦叢生,高可沒人,隨風起伏,發出沙沙聲響,仿佛內裡潛藏著無數秘密。
好一片險惡而又壯闊的山水!
“好個梁山泊!”
石墩忍不住低喝一聲,眼中既有軍人的審慎,也有一絲見獵心喜。
“端的是個易守難攻的險地!若在此處立寨,縱有千軍萬馬,若無強大水師,也難奈何。”
錢貴則是仔細觀察著水泊邊緣的地形,以及遠處依稀可見的漁船燈火,低聲道:
“據車馬行情報及沿途打聽,如今這梁山之上,似乎已有強人落草,為首的似是一白衣秀士,名喚王倫。”
“但其人氣量狹小,難以服眾,山上頭領不多,嘍囉亦不過數百,尚不成大氣候。”
“真正值得注意的,是散落在周邊,如石碣村阮氏、東溪村晁蓋這等地方豪傑。”
陳穩微微頷首,並未立即評論。
他深吸一口氣,閉上雙眼,將v.3的感知力,尤其是強化後的“勢運初感”,緩緩向這片浩瀚的水泊及周邊區域延伸開去。
刹那間,他的“視野”變得截然不同。
不再是肉眼所見的水光山色,而是一片交織著混亂能量與模糊意象的“場”。
首先感受到的,是那彌漫在空氣中、浸透在水泊深處、幾乎無處不在的“煞氣”。
這煞氣並非單一來源,其中混雜著水匪劫掠的血腥戾氣、官府壓迫積累的怨憤之氣、民生多艱滋生的絕望之氣,以及……某種更為深沉、仿佛源自地脈深處的凶煞。
它們如同渾濁的霧氣,籠罩著整個水泊,令人心神不寧。
然而,在這片渾濁的“煞氣”之海中,陳穩又敏銳地捕捉到了點點如星火般閃爍的“亮點”。
這些“亮點”大小不一,明暗不定,大多帶著鮮明的個人特質——有的熾烈如陽如隱約感知到的東溪村方向),有的深沉如淵如大名府方向那曾被標記的“玉麒麟”),有的靈動如水如石碣村方向),有的則帶著機變與算計如東溪村另一處)……
它們如同散落的星辰,尚未完全連成星圖,但彼此之間,已存在著微妙的、無形的吸引力。
這便是“天罡地煞”未起之前的星力萌芽麼?
更讓陳穩在意的是,在這片“煞氣”與“星力”交織的複雜圖景中,他感知到了幾處極不協調的“晦暗”與“冰冷”。
那是一種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的、帶著明顯人為痕跡的“幽能”汙染。
它們如同毒蛇,潛藏在陰影之中,主要分布在幾條通往梁山的要道附近,以及……水泊深處某個方向。
它們似乎在監視,在引導,在等待著什麼。
鐵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