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的餘暉尚未完全褪去,焦土鎮內卻已人聲鼎沸。
小河村村民的湧入,讓原本略顯空曠的鎮子瞬間變得擁擠而喧鬨。
孩子的哭鬨、老人的咳嗽、以及新來者們茫然四顧的眼神。
交織成一幅混亂而真實的流亡圖景。
王嬸帶著幾個婦人忙得腳不沾地,分發著有限的熱水和臨時湊出來的雜糧餅子。
張誠則領著民兵們維持秩序,眼神警惕地掃視著每一個陌生麵孔。
既出於安全考慮,也帶著一絲對新負擔的本能憂慮。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不安的躁動,既有獲救的慶幸,更有對未來的深深迷茫。
陳穩站在議事木屋前的台階上,將這一切儘收眼底。
近三十口人的突然加入,對剛剛步入正軌的焦土鎮而言,無疑是一場壓力測試。
糧食、住宿、衛生、工作安排……
千頭萬緒,如同亂麻般湧來。
若在尋常管理者看來,這足以讓人焦頭爛額。
但陳穩隻是深吸了一口氣,閉上了眼睛。
當他再次睜開雙眼時,目光已變得銳利如鷹隼。
周遭的喧囂仿佛被一層無形的屏障過濾,變得清晰而富有層次。
他的大腦如同上緊了發條的精密儀器,開始以常人八倍的速度運轉。
【進入“認真忘我”狀態!管理、統籌、決策效率提升至8倍!】
“王嬸!”
陳穩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穿透嘈雜,帶著一種令人心安的力量。
“停止無序分發食物。”
“立刻組織人手,在廣場東側設立三個臨時安置點。”
“按家庭和身體狀況分開!”
“優先確保熱水供應。”
王嬸聞聲一怔,隨即反應過來,立刻應道:
“明白!”
她原本的忙亂被這明確的指令驅散!
馬上招呼幾個得力婦人行動起來。
“張誠!”
陳穩目光轉向年輕的民兵頭領。
“你的人分兩組。一組協助王嬸維持安置點秩序。”
“另一組,立刻對全鎮進行二次警戒。”
“尤其是西麵方向,警惕黑風寨趁亂偷襲。崗哨加倍!”
“是!頭兒!”
張誠精神一振,陳穩的冷靜和果斷瞬間感染了他。
他立刻轉身,利落地分配任務。
陳穩邁步走下台階,步伐沉穩而迅速。
他直接走向那群惶惶不安的小河村新居民。
8倍的觀察力讓他瞬間捕捉到關鍵細節:
那位名叫趙老蔫的老漢,手指粗糙布滿老繭,應是常年擺弄弓箭的好手;
那個牽著孩子的婦人,雖然麵黃肌瘦,但眼神清亮,照顧孩子的手法熟練,或許懂得些草藥常識;
幾個半大少年,眼神中有恐懼,但也有一股求生的韌勁。
“趙村長……”
陳穩走到須發皆白的趙村長麵前,語氣平和卻不容置疑。
“麻煩您將村民按以下情況分開:”
“十四歲以下、五十歲以上的站左邊;”
“身上有手藝——哪怕是會編筐、鞣皮、認草藥的,站中間;”
“剩下的青壯,無論男女,站右邊。”
“動作要快,這關係到大家今晚能否安穩休息。”
趙村長看著陳穩那雙仿佛能洞察一切的眼睛,不敢怠慢。
連忙用沙啞的嗓子吆喝起來。
小河村的村民對老村長還算信服。
在一片騷動中,人群開始緩慢移動、分流。
趁著這個間隙,陳穩的思維毫不停歇。
住宿問題:現有的空屋和窩棚遠遠不夠,必須搭建臨時住所。
8倍的心算能力讓他迅速估算出所需材料和人工。
他轉頭對身邊一個機靈的少年吩咐:
“去工坊,告訴石墩,暫停非緊急活計。”
“集中所有人力,按我上次畫的簡易窩棚圖紙,優先砍伐韌木和收集茅草。”
“天亮前,至少要搭起能容納三十人的棚子!”
“是!”少年飛跑而去。
此時,人群已大致分開。
陳穩走到左邊老弱婦孺隊列前,聲音放緩:
“老人家,孩子們,今晚先委屈一下。”
“我們會儘快讓大家住進能遮風擋雨的地方。”
“稍後王嬸會帶人給大家檢查身體,有病的治病,沒病的也喝碗安神湯。”
“在這裡,隻要守規矩,出力,就餓不著肚子。”
溫和的話語帶著一種奇異的安撫力量,讓隊列中的啜泣聲漸漸平息。
接著,他走到中間隊列,大約有七八個人。
“你們身懷技藝,是寶貝。”
“會編筐的,以後工坊需要大量容器;”
“會鞣皮的,我們的皮貨貿易正缺人手;”
“認草藥的,可以去幫王嬸整理藥圃。”
“具體分工,明天詳談。”
“你們的貢獻,會記錄在冊,換取更多糧食和用品。”
那幾人眼中頓時煥發出光彩,在這亂世,手藝被認可,就意味著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