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錢一枚,自家雞下的,新鮮著呢!”
“喲,比上月貴了一個錢啊。”
“嘿嘿,家裡小子飯量見長,得多攢幾個錢扯布做衣裳哩!再說,如今這光景,誰家還不舍得吃個蛋?”
聽著這樣的對話,陳穩嘴角微微勾起一絲不易察覺的弧度。
百姓開始計較一個錢的得失,開始為孩子的衣裳操心。
這正是生活回歸正常的跡象,是亂世中最珍貴的景象。
“穩哥,你看那邊。”
石墩忽然低聲提醒,用眼神示意集市邊緣。
陳穩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隻見幾個白發蒼蒼的老人。
在一個年輕書生的攙扶下,正朝著縣衙的方向走去,手裡似乎還捧著什麼東西。
周圍不少百姓看到了,也自發地跟了上去,人群越聚越多。
陳穩心中微動,帶著張誠、石墩快步繞回縣衙。
他們剛在堂前站定,那群老人和百姓也正好到了衙門口。
為首的一位耄耋老者,須發皆白,身形佝僂,卻努力挺直了腰板。
他手中捧著一塊用紅布覆蓋的木牌,在年輕書生的攙扶下,顫巍巍地向前幾步。
麵向縣衙大堂,朗聲道:
“小老兒乃臨河縣三裡屯鄉紳李茂才,攜闔縣父老,感念宣撫使陳大人再造之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大人誅貪官,平匪患,修水利,複農耕,活我百姓萬千!”
“此恩此德,天高地厚!吾等無以為報,特獻上‘萬民傘’一把,聊表寸心,願大人公侯萬代,福澤綿長!”
說著,他掀開紅布,露出了一把精心製作的大傘。
傘骨結實,傘麵上密密麻麻、五顏六色地簽滿了名字,或是按滿了紅手印。
那是成千上萬臨河百姓最質樸、最真誠的敬意與祝福。
“願大人公侯萬代!”
身後的百姓齊聲呼喊,聲浪滾滾,充滿了真摯的情感。
陳穩站在堂前,看著那把承載了萬民之心的傘。
看著下方那一張張激動、感恩、充滿希望的麵孔。
縱然他心誌堅韌,此刻也不由得心潮澎湃,一股熱流湧上喉頭。
他快步走下台階,親手扶起李老太公,目光掃過眾人,聲音沉穩而有力:
“父老鄉親們,請起!”
“陳穩受朝廷與節度使重托,前來臨河,所做一切,分內之事,愧不敢當大家如此厚愛!”
“臨河能有今日,非我一人之功,乃是在場諸位,乃至全縣百姓,同心協力,辛勤勞作之結果!”
“這‘萬民傘’,陳某愧領,但它更屬於每一位為臨河重生流過血汗的父老鄉親!”
他接過那把沉甸甸的傘,高高舉起:
“此傘,便是你我官民一心之見證!”
“陳穩在此立誓,必當恪儘職守,與諸位一同。”
“讓這臨河縣,再無饑饉之苦,再無匪患之憂,讓吾等子孫,永享太平!”
“願隨大人!”
“陳青天!”
歡呼聲再次震天動地,許多百姓激動得熱淚盈眶。
就在這萬民歸心、聲浪如潮的時刻。
陳穩清晰地感覺到,自己識海之中。
那團原本就頗為壯觀的淡金色勢運氣旋,驟然間光芒大放,急速旋轉起來!
氣旋的體積肉眼可見地膨脹了一圈,顏色也更加深邃凝實。
仿佛由虛化實,蘊含著一股磅礴而溫和的力量。
這力量,源於土地的回饋,源於民心的凝聚,源於秩序的重建。
沃野重現,萬民歸心。
臨河縣。
這片曾經被遺棄的土地,終於在陳穩的手中,煥發出了遠超從前的生機與活力。
而陳穩自己。
也在這片新生的沃土之上,汲取了前所未有的養分。
為他即將麵對的更大風浪,奠定了最堅實的根基。
喜歡開局砍樹,我砍出個五代盛世請大家收藏:()開局砍樹,我砍出個五代盛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