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嘴崖一役
靖安軍以極小代價全殲一支精銳北漢破壞小隊的事跡,不脛而走。
起初,百姓們隻是將信將疑。
畢竟官軍殺良冒功、誇大其詞的事情在亂世並不鮮見。
但當有人親眼看到靖安軍押送著繳獲的北漢製式兵甲前往澶州。
當那些被清剿的土匪窩點燃起的黑煙連續數日在不同山頭升起。
質疑的聲音漸漸被一種混雜著期待與好奇的情緒所取代。
陳穩深知,軍事清剿隻能治標。
真正想讓後方穩固,成為大軍牢不可破的壁壘,必須贏得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心。
刀劍可以暫時驅逐匪寇,但唯有秩序與希望,才能根絕匪患滋生的土壤。
他將麾下人馬分為數股,在繼續執行梳篦清剿、保持軍事壓力的同時。
更賦予了另一項重要任務
——宣撫地方,組織民防。
他自己則親率一隊親衛,沿著澶州北部幾個受損較重的村落巡視。
第一個抵達的是位於黑風嶺腳下的李家坳。
村子不大,原本有幾十戶人家。
如今卻顯得頗為破敗,不少房屋有被焚毀、打砸的痕跡。
村民麵有菜色,眼神中充滿了驚懼與麻木。
裡正是個頭發花白的老者。
聽說官軍來了,戰戰兢兢地帶著幾個老者出來迎接,臉上寫滿了不安。
陳穩沒有擺出軍使的架子。
而是下馬步行,語氣平和:
“老丈不必驚慌,我乃靖安軍使陳文仲,奉命清剿境內匪患,保境安民。”
“前些時日,可是有匪人滋擾貴莊?”
老裡正見這位年輕的軍使態度和藹,稍稍安心。
顫聲道:“回……回軍使的話,前些日子,嶺上的土匪下來搶過兩回……”
“糧食、牲口,都被搶走不少,還……還打傷了人。”
陳穩點了點頭,目光掃過殘破的村舍和麵帶饑色的村民。
沉聲道:
“黑風嶺的匪巢,五日前已被我軍剿滅,匪首伏誅。”
“今後,他們再也不會來騷擾你們了。”
村民們聞言,頓時一陣騷動。
難以置信地看著陳穩和他身後那些雖然風塵仆仆但軍容嚴整的士兵。
“真……真的?”
一個膽大的後生忍不住問道。
“首級與繳獲已送往州府,做不得假。”
陳穩肯定道,隨即話鋒一轉。
“然,大軍北上,境內雖安,亦不可不防小股流寇。”
“我意在你村中組建民防隊,青壯農閒時操練,配發些簡易兵器,巡守村寨,可能行否?”
老裡正麵露難色:
“軍使大人,不是小老兒不願,實在是……”
“村裡壯丁本就不多,這春耕在即,若是耽擱了農時,下半年……”
“老丈放心。”
陳穩打斷他,臉上露出一絲讓人心安的笑容。
“民防操練,不會占用太多農時,主要在夜間或是雨日。”
“至於兵器,我會命人留下部分繳獲的刀棍。此外……”
他頓了頓,聲音提高,確保周圍的村民都能聽到:
“我觀村外引水渠多有淤塞,可是因此影響了灌溉?”
“正是啊軍使!”
提到這個,老裡正和幾個老農都激動起來。
“去年雨水少,水渠又堵了,好些地都澆不上水,收成大減……”
“張誠。”
陳穩回頭喚道。
“屬下在。”
“調一隊輔兵,攜帶工具,協助李家坳鄉親,疏通村外三裡內的主乾水渠。”
“所需口糧,由我軍負擔。”
“是!”
命令一下,不僅村民們驚呆了。
連陳穩身後的親衛都有些動容。
官軍非但不擾民,還要幫百姓修水渠?
“這……這如何使得……”
老裡正聲音顫抖,幾乎要跪下來。
陳穩伸手扶住他,正色道:
“老丈,軍民本是一體。”
“你們能安居樂業,安心耕種,產出糧秣,便是對我前線將士最大的支持。”
“後方穩固,糧道暢通,我軍方能無後顧之憂,痛擊胡虜!”
“這水渠,不僅是你們的生計,亦是國之壁壘!”
他沒有說什麼大道理。
而是將民生與戰爭最直接地聯係了起來,樸素,卻極具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