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軍在外圍遊弋數日。
又成功截殺了兩支規模更小的契丹斥候隊,自身幾無損傷。
陳穩用兵謹慎,戰術刁鑽,專挑軟柿子捏。
絕不與契丹主力硬碰的理念,已深入軍心。
然而,這種零敲碎打的戰果。
並未讓陳穩感到絲毫輕鬆,前線的壓力如同陰雲,始終籠罩在他心頭。
這日黃昏。
一騎快馬攜帶著柴榮的令箭,直接找到了靖安軍的臨時宿營地。
“陳軍使,節度使軍令,召您即刻前往中軍大帳議事!”
陳穩心中一動。
大戰之際,柴榮親自召見,必有要事。
他不敢怠慢,令張誠、石墩等人小心戒備,繼續按既定方案行動。
自己則隻帶了數名親衛,翻身上馬。
隨著傳令兵向著周軍主力駐紮的方向疾馳而去。
中軍大帳坐落在一片地勢略高的平地上。
周圍營壘森嚴,旌旗招展。
透著一股大戰將至的凝重氣氛。
陳穩通傳之後,被衛士引入帳內。
帳中燈火通明,柴榮端坐於主位。眉宇間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疲憊,但眼神依舊銳利如鷹。
下方,張永德、韓通、趙匡胤等核心將領赫然在列。
此外還有幾位陳穩不太熟悉,但氣度不凡的將領,想來也是各軍主將。
眾人的目光瞬間都聚焦在這位近日聲名鵲起的年輕軍使身上。
“末將陳文仲,參見節度使!”
陳穩抱拳行禮。
“文仲來了,不必多禮。”
柴榮抬手虛扶,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溫和。
“你來得正好。連日來,你與靖安軍在外圍屢立戰功,挫敵鋒銳,提振士氣,做得很好!”
“使君謬讚,此乃末將分內之事。”
陳穩沉聲應道。
韓通在一旁哈哈一笑,接口道:
“陳軍使,你就彆謙虛了。”
“陣斬數十契丹遊騎,自身傷亡極小,這份戰績,如今營中誰人不知?”
“老子當初還質疑過你,現在算是服氣了!”
他性子直爽,當著眾人的麵,毫不掩飾自己的態度轉變。
張永德也微笑著點頭附和:
“文仲練兵、用兵,確有過人之處。”
“以步克騎,非勇猛與謀略兼備不可為。”
趙匡胤雖未說話,但看向陳穩的目光中也帶著認可。
這番當眾的肯定,無疑是將陳穩的地位再次拔高。
真正將他視為了可與他們平起平坐的核心將領之一。
柴榮待眾人聲音稍歇,神色一正。
切入正題:
“今日召諸位前來,是為商討應對契丹騎兵之策。”
“連日來,我軍步陣雖穩,然契丹狼騎倚仗馬快,四下襲擾。”
“斷我糧道,疲我士卒,令我軍如陷泥沼,進退維穀。”
“長此以往,士氣必墮。諸位可有良策?”
帳內頓時安靜下來。
眾將眉頭緊鎖,這確實是個棘手的難題。
與契丹人野戰,周軍步兵先天吃虧;
固守營壘,則主動權儘失。
張永德沉吟道:
“唯有嚴令各部,緊守營壘,加強巡邏,遇敵來犯,則以弓弩驅之,不可輕易出擊。”
韓通卻有些不甘:
“老是縮著挨打,忒也憋屈!若能尋機設伏,吃掉他幾股……”
趙匡胤開口道:
“設伏固然是好,但契丹哨探亦十分狡猾,且地形開闊,難以隱蔽大軍。小股設伏,恐反被其噬。”
討論陷入僵局,契丹騎兵的機動性,就像一根無形的繩索,束縛著周軍的手腳。
這時,柴榮的目光落在了一直沉默傾聽的陳穩身上:
“文仲,你近日在外與契丹遊騎多有交手,可有見解?”
刹那間,所有目光再次聚焦於陳穩。
他深吸一口氣,知道這是展現價值、參與核心決策的關鍵時刻。
他上前一步,來到懸掛的簡陋輿圖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