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期轉瞬即逝。
晉州城外的焦土上,已然立起了一座座嶄新的營盤,秩序井然。
昨日廝殺的痕跡雖未完全抹去,但一種屬於勝利者的、帶著疲憊卻昂揚的氣息,已然取代了彌漫的硝煙與絕望。
中軍大營前,一座臨時搭建的高台肅然矗立。
台上,陳列著陣亡將士的名錄牌位,香燭繚繞,祭品齊備。
台下,以陳穩為首,所有幸存的高級將領、文臣,以及能夠列隊的將士代表,皆甲胄在身,神情肅穆。
沒有盛大的凱旋儀式,第一項最重要的活動,是祭奠。
祭奠那些永遠留在這片土地上的英魂。
風拂過焦黑的旗幟,發出嗚咽般的聲響,仿佛萬千亡魂的低語。
陳穩手持三炷清香,緩步走到祭台最前方。
他的目光掃過那一排排冰冷的牌位,尤其是在前方顯著位置,那塊刻著“大陳忠武侯、北麵行營都部署韓公通之位”的靈牌上,停留了許久。
韓通沒有遺體,隻有衣冠。
“維大陳開元元年,歲次丁未,皇帝陳穩,謹以清酌庶羞,致祭於晉州之戰陣亡將士之靈前……”
禮官沉痛而高昂的誦讀著祭文,聲音在寂靜的營地前回蕩,字字泣血,句句含悲。
述說著戰役的慘烈,歌頌著將士的勇武,痛惜著忠魂的隕落。
許多硬朗的將領,聽到熟悉的名字被念出,都不由得紅了眼眶,緊緊握住了拳頭。
陳穩靜靜聽著,麵容沉靜如水,唯有微微顫抖的指尖,泄露了他內心的波瀾。
祭文畢。
陳穩上前,將清香插入香爐,而後,端起一碗濁酒,緩緩灑在台前黃土之上。
“諸君,”
他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每一個人耳中,帶著一種沉重的力量。
“一路走好。”
“爾等血戰之功,朕,銘記於心。”
“爾等未竟之誌,朕,與這大陳天下,必將承繼!”
“英靈不遠,伏惟尚饗!”
說罷,他深深一躬。
身後,萬千將士,齊刷刷單膝跪地,甲胄碰撞之聲如同雷鳴。
“送——英——靈——!”
悲愴的號角聲,衝天而起,在晉州上空久久回蕩。
祭奠儀式結束,肅殺悲壯的氣氛稍稍緩解,但那份沉重,已深深烙印在每個人心底。
接下來,是現實的封賞與安排。
陳穩回到中軍大帳,諸將文臣分列左右。
“晉州大捷,賴將士用命,文武同心。”
陳穩端坐主位,目光掃過帳下眾人。
“有功必賞,有過必罰,此乃國之大計。”
他首先看向石墩和李洪。
“石墩、李洪,堅守晉州,力抗強敵,並於追擊中連克州縣,揚我軍威。”
“擢石墩為鎮北將軍,爵進一等。”
“擢李洪為安北將軍,賜爵關內侯。”
“末將謝陛下隆恩!”石墩、李洪出列,躬身領命,聲音洪亮。
“張誠、王樸,統籌後方,保障糧草軍械,穩定朝局,功不可沒。”
“賞金帛若乾,賜田宅。”
“臣等謝陛下。”張誠、王樸躬身。
“趙老蔫,”陳穩看向工部尚書,“研製‘擾晶塔’有功,於戰陣之中,臨危不亂,保全器械,當居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