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皇城,夜色深沉。
紫宸殿後方的禦書房內,燭火通明,將陳穩伏案的身影拉得悠長。
禦案之上,攤開著來自各方的奏報,以及邊境軍情。
但此刻,他的注意力,卻完全集中在手中那枚不過指甲蓋大小、色澤黯淡、邊緣參差不齊的奇異碎片上。
這正是晉州決戰尾聲,從那潰散的無麵首領處,獲得的“信息碎片”。
觸手冰涼,質地非金非玉,表麵布滿了極其細微、仿佛天然形成的紋路,仔細看去,那些紋路又隱隱構成某種無法理解的、令人頭暈目眩的圖案。
數月來,隻要得暇,他便會取出此物,試圖從中解讀出更多的信息。
起初,除了第一次接觸時湧入腦海的那些混亂、模糊的概念——“節點”、“偏離”、“清理協議”、“變數”、“終焉”——之外,幾乎一無所獲。
這碎片就像一塊頑石,沉默而堅硬。
但陳穩並未放棄。
他隱隱感覺到,這碎片中蘊含的信息,或許關乎鐵鴉軍如此執著於與他為敵的真正原因,甚至可能觸及這個世界更深層的秘密。
近日,隨著偽宋建立,趙匡胤嚴格遵循“曆史進程”的動向傳來,陳穩心中那種若有若無的明悟,越發清晰起來。
他凝視著碎片,目光仿佛要穿透其物質表象,直抵核心。
腦海中,那些原本模糊的概念,開始與現實中正在發生的事件,一一對應,串聯。
“變數……”他低聲咀嚼著這個詞,目光掃過禦案上一份關於偽宋近期動向的密報。
“指的是我麼?”
“因為我未曾在那場大病中死去?”
“因為我於焦土鎮崛起,建立了這大陳?”
“因為我改變了柴公的命運,扭轉了高平之戰,使得原本可能統一的進程徹底偏離?”
一條脈絡,漸漸在他心中成型。
“那麼,‘偏離’……便是指我所做的這一切,導致的曆史走向,與鐵鴉軍……或者說,與它們所維護的某種‘既定軌跡’,產生了巨大的差異。”
他的眉頭微微蹙起,指尖無意識地在碎片冰涼的表麵摩挲著。
“而‘清理協議’……便是它們為了糾正這種‘偏離’,所采取的行動。”
“從最初的焦土鎮追殺,到晉州的血月計劃,再到如今……扶持那鏡中偽朝……”
想到這裡,他目光再次落在那份密報上。
上麵詳細記述了偽宋立國後,趙匡胤如何迅速“杯酒釋兵權”,如何組建樞密院與三衙分掌軍權,如何製定年號、禮儀,一切舉措,都仿佛在按照一個早已寫好的劇本,一絲不苟地執行著。
甚至連一些官員的任免,都與張誠、王茹他們根據後周及以往朝代會發生的情況所推測的,驚人地相似!
若非地理隔絕,光幕阻擋,幾乎讓人以為那是另一個時空裡,本該正常發展的“宋”朝!
“劇本……節點……”
陳穩眼中精光一閃,仿佛一道閃電劃破了迷霧。
他猛地把握住了關鍵!
“是了!”
“鐵鴉軍的目標,並非單純地要消滅我,或者消滅大陳。”
“它們真正在意的,是確保某些事情,按照那個‘劇本’發生!”
“這些必須發生的關鍵事件,就是信息碎片中所指的——‘節點’!”
他站起身,在禦書房內緩緩踱步,心潮澎湃。
“柴榮稱帝,或許是一個節點,但我助他穩住了澶州,他未曾稱帝便……”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本應是趙匡胤,卻變成了我……”
“高平之戰,結局亦被扭轉……”
“這些重要的‘節點’,都因我而偏離,或徹底改變!”
“所以,我才成了它們必須清除的‘變數’!”
思路一旦打開,許多之前覺得困惑的事情,頓時豁然開朗。
為何鐵鴉軍對他如此執著,不死不休?
為何它們要不惜耗費巨大代價,複刻一個“鏡像中原”,並嚴格按曆史劇本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