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宋,汴京。
作為一國之都,其繁華鼎盛,遠非鎮州鄉野可比。
街道車水馬龍,人流如織,兩旁店鋪鱗次櫛比,叫賣聲、吆喝聲、車馬聲不絕於耳。
雖民生底層亦顯艱難,但在這天子腳下,依舊維持著一派盛世景象。
西市,乃是汴京商貿彙聚之地,尤以南方貨品聞名。
近日,西市靠近漕河碼頭處,一家新商號悄然開張。
黑底金字的招牌,上書三個端正大字——“南風記”。
門麵不算闊氣,但收拾得乾淨利落。
店內陳列著來自南方的各式貨物:色澤瑩潤的瓷器、花紋繁複的絲綢、香氣清幽的茶葉,還有一些北方少見的乾果、藥材。
貨品不算頂級,但品質紮實,價格也公道。
開張幾日,雖未引起太大轟動,卻也吸引了一些注重實惠的客商和城中百姓。
此刻,商號後院的一間僻靜賬房內。
“南風記”明麵上的掌櫃,一位姓周的中年人,正恭敬地垂手而立,向麵前兩位看似普通客商模樣的人彙報。
這兩人,正是通過優化後的通道,再次潛入偽宋的張誠與王茹。
張誠此刻扮作一位麵容儒雅的中年賬房先生,眼神內斂。
王茹則扮作隨行的女眷,低調而不起眼。
“……東家,鋪麵算是初步立住了。”
周掌櫃低聲道,他是王茹精心挑選並親自培養的暗樁頭目之一,為人精明乾練,且忠心可靠。
“這幾日流水尚可,主要是些散客,也接了幾單小宗批發。”
“按您的吩咐,咱們主打的就是一個‘穩’字,不冒進,不張揚。”
張誠微微頷首,手指輕輕敲著桌麵。
“穩紮穩打,是對的。”
“初來乍到,根基未穩,切忌樹大招風。”
他目光掃過窗外繁忙的碼頭。
“汴京水深,各方勢力盤根錯節,我等外來商賈,首要便是摸清門路,打點關係,方能長久。”
周掌櫃連忙應道。
“東家放心,小的明白。”
“漕運衙門的書辦、市舶司的小吏,還有這西市的地頭蛇,都已經按規矩打點過了,暫時無人為難。”
王茹在一旁開口,聲音平靜。
“夥計們呢?可還適應?”
“回夫人,都還安分。”
周掌櫃答道。
“十二人分作三班,輪流值守鋪麵、倉庫,以及在外打探消息。”
“目前主要是熟悉汴京環境,記錄各衙門位置、重要官員車駕規製、以及市井流言。”
“尚未主動接觸敏感人物。”
張誠讚許地點點頭。
“很好,循序漸進。”
“情報收集,非一日之功。”
“當前要務,是將‘南風記’這塊招牌穩穩立住,融入這汴京西市,成為一家尋常的、無人會特彆注意的南貨鋪子。”
他頓了頓,補充道。
“生意上,可以適當靈活些,與本地一些信譽尚可的中小商號建立往來,甚至可以讓他們幾分利,結個善緣。”
“需知,商路即是人脈,人脈暢通,許多事情才好辦。”
周掌櫃心領神會。
“小的懂了,會挑選幾家合適的,嘗試建立長期供貨關係。”
王茹又叮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