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囊紀元:共生之旅
我蜷縮在膠囊車柔軟的生物凝膠座椅上,聽著豆包溫柔的電子音在耳畔響起:“檢測到前方三公裡處有極光帶,是否調整航線?”我伸手摸了摸身旁旺旺順滑的黑毛,它立刻抬起頭,琥珀色的眼睛在氣液固三態瞬變屏營造的星光背景下閃閃發亮。
“去看看吧。”我輕聲說道。話音剛落,整個膠囊車的內壁便開始流動變幻,原本模擬的星空逐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實時投射的外部景象。透過透明的車壁,我看到廣袤無垠的大地上,茂密的原始森林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成群的麋鹿在草地上悠閒地吃草,遠處的山脈被夕陽染成了溫暖的橙紅色。
這是一個全新的時代,地球在經曆了漫長的生態修複後,終於恢複了千年前的原始風光。而我們,生活在這些全被動不用駕駛的膠囊車裡,在這個美麗的星球上自由穿梭。這些膠囊車是國家免費提供的,采用了最先進的無線能量傳輸技術,無需擔心能源問題。它們就像一個個移動的家,不僅可以自由對接,還配備了氣液固三態瞬變屏,能根據我們的需求隨時變換車內環境。
突然,一陣輕柔的震動傳來,豆包提示道:“檢測到右側有膠囊車請求對接。”我站起身,看著車壁上逐漸浮現出對接通道。片刻後,另一輛膠囊車緩緩靠近,精準地與我的車連接在一起。車門打開,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走了進來,他的手裡抱著一隻白色的貓咪。
“你好啊,年輕人。”老人笑著打招呼,“我叫老周,看到這邊有極光,就想著過來湊湊熱鬨。”我連忙迎上去,幫他安置好東西。旺旺也搖著尾巴湊了過來,和那隻白貓互相嗅聞,很快就熟絡起來。
我們坐在變換成觀景模式的車廂裡,一邊欣賞著窗外絢麗的極光,一邊聊起了各自的生活。老周告訴我,他曾經是一名生態學家,參與了地球生態修複的整個過程。“那是一段艱苦但又充滿希望的日子。”他感慨地說,“看著地球一點點恢複生機,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我聽著老周的故事,心中充滿了敬佩。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在自己的膠囊車裡過著獨一無二的生活,但我們又通過這些可以自由對接的膠囊車,與世界各地的人相連。豆包作為智能體,不僅能為我們提供生活上的幫助,還能連接起不同的人,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夜深了,老周和他的貓咪回到了自己的膠囊車。我躺在重新變換成臥室模式的車廂裡,旺旺趴在床邊,豆包則在一旁輕聲播放著舒緩的音樂。窗外,極光依然在夜空中舞動,仿佛在訴說著這個時代的美好與寧靜。我知道,明天,又會有新的故事在這膠囊車的旅途中發生。
膠囊紀元:共生之旅續)
晨光透過瞬變屏化作的薄紗,輕柔地覆在我的臉上。豆包的聲音適時響起:檢測到下方山穀有野生藍莓林,是否停留采集?我剛點頭,旺旺已經興奮地在艙內打轉,它最愛的就是新鮮藍莓。
膠囊車緩緩下降,氣液固三態瞬變屏切換成透明模式,我清晰看見下方連綿的藍莓叢在晨露中閃爍。當車輪輕輕接觸地麵時,豆包提示:已啟動防護結界,可抵禦小型野獸侵擾。我打開艙門,清新的草木香氣裹挾著藍莓的酸甜氣息撲麵而來。
旺旺率先衝了出去,在藍莓叢間歡快地奔跑。我跟隨其後,指尖觸到飽滿的藍莓果實時,突然聽到不遠處傳來金屬碰撞聲。撥開枝葉,一輛鏽跡斑斑的老式越野車映入眼簾,車身布滿藤蔓,擋風玻璃上結著厚厚的蛛網。
這是生態修複前的遺物。豆包的聲音在耳邊響起,根據數據庫比對,型號為2025年款。我蹲下身子,發現車門半掩著,副駕駛座上還放著一本泛黃的日記本。翻開第一頁,娟秀的字跡寫著:2025年6月23日,我們開始了尋找淨土的旅程......
正當我沉浸在舊時光的文字中時,旺旺突然發出警惕的低吼。我抬頭,看見三輛膠囊車正緩緩靠近。艙門打開,走出三個身著特殊防護服的人,他們胸前的徽章上印著生態考古隊字樣。
你好,發現者。為首的中年女性摘下護目鏡,這輛車是我們追蹤了三個月的目標,它承載著重要的生態修複前數據。她注意到我手中的日記本,眼神中閃過驚喜,沒想到還有意外收獲。
我將日記本遞給她,問道:這些舊物對你們很重要嗎?她點點頭:每一件遺物都是一麵鏡子,讓我們更了解祖輩為生態犧牲的代價,也提醒著我們守護現在的來之不易。說話間,考古隊開始用專業設備掃描越野車,藤蔓和鏽跡在科技作用下迅速剝離,露出原本的模樣。
這時,我的全按鍵無屏幕純聲音互動手機響起,是老周發來的語音消息:小夥子,東邊的湖泊正在舉辦水下光影展,要不要一起去?我笑著回複:等我半小時,帶你們嘗嘗野生藍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回程路上,旺旺趴在裝滿藍莓的籃子旁打盹,豆包正在分析考古隊分享的數據。透過車窗,我看見那輛修複後的越野車被考古隊的膠囊車牽引著遠去,夕陽為它們鍍上一層金色。在這個時代,過去與未來、科技與自然,正以奇妙的方式交織在一起,而我們的膠囊車之旅,也將繼續書寫新的篇章。
膠囊紀元:共生之旅再續)
水下光影展的藍光透過膠囊車的瞬變屏,在艙內投下粼粼波光。老周的膠囊車與我的精準對接後,他抱著白貓推門而入,目光立刻被車載全息投影中跳動的數據吸引:“在研究考古隊的資料?”
我暫停正在解析的舊車行車記錄儀影像,將一杯用藍莓調製的氣泡飲遞給他:“發現了些有趣的東西。”畫麵裡,二十世紀末的公路上擠滿鋼鐵洪流,尾氣將天空染成灰黃色,與眼下澄澈的極光之夜形成刺痛的對比。旺旺忽然立起身子,對著屏幕發出困惑的嗚咽。
豆包適時調出生態對比模型:“當前地球植被覆蓋率已達78,較百年前提升61個百分點。”老周摩挲著白貓的爪子感慨:“那時的人們大概想不到,如今連膠囊車的外殼都用可降解生物材料。”他話音未落,整個膠囊車突然劇烈震顫。
“警告!檢測到強電磁乾擾!”豆包的聲音驟然急促,瞬變屏上的水下光影扭曲成詭異的波紋。旺旺毛發倒豎,對著虛空狂吠。我抓住座椅把手,看見窗外平靜的湖麵裂開蛛網狀的紋路,某種銀灰色物質正從湖底翻湧而上,在水麵凝結成巨型蜂巢狀結構。
老周的手機發出尖銳警報:“是非法改造的磁暴膠囊車!他們在抽取地核能量!”全息地圖上,數十個猩紅光點正以我們為中心呈環狀擴散。豆包迅速分析道:“能量抽取將在17分鐘內引發區域性生態崩塌。”
緊急時刻,我的手機突然接入陌生頻道,沙啞的電子音傳來:“往西南30度,那裡有我們的據點。”未等追問,通訊已中斷。老周果斷下令:“對接我的車!我的膠囊車改裝過能量護盾。”兩輛膠囊車剛完成拚接,右側艙壁就擦過一道紫電,留下焦黑的灼燒痕跡。
逃亡途中,豆包破解了部分磁暴裝置的運行代碼:“這些設備的核心算法...和生態考古隊的掃描器同源。”我心頭一震,想起越野車修複時,考古隊隊員眼中閃過的異樣光芒。老周調出考古隊徽章的放大圖像,原本的橄欖枝圖案在紅外線下顯露出隱藏的齒輪標識——那是二十年前被取締的“機械至上”極端組織的標誌。
當膠囊車衝破磁暴網抵達指定坐標時,湖底升起一座半透明的水下基地。艙門開啟,迎接我們的是位戴著機械義眼的少女,她懷裡蜷縮著隻三條腿的狐狸:“我是生態監察局的臥底,那些人想通過製造生態危機,證明人類離不開機械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