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鼎閣,天字三號丹室。
厚重的石門緩緩閉合,將外界的一切喧囂與窺探隔絕。丹室內空間寬敞,四壁銘刻著玄奧的聚靈與防護符文,中央地麵凹陷,連接著地脈之火,一尊造型古樸、三足兩耳、通體呈暗金色的“坤元鼎”靜靜矗立,散發著沉穩厚重的氣息。
林燁揮手打出幾道法訣,激活了丹室自帶的防護陣法,一層柔和卻堅韌的光幕將整個丹室籠罩。他並未立刻開爐,而是先盤膝坐下,調整呼吸,將自身狀態臻至圓滿。
煉製凝晶丹,乃三階頂級靈丹,關乎結丹大道,不容有失。尋常三品煉丹師,成丹率不足一成,即便是四品大師,也不敢言必成。但林燁有所不同。
他擁有九轉玄瞳,可洞察藥性融合之微妙;身負太初之氣,能包容調和諸般藥力;更初窺《混沌經》門徑,明悟萬物化生歸墟之理。這凝晶丹的“凝”字,與混沌由無序走向有序,由氣態凝聚固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一日後,林燁驀然睜開雙眼,眸中混沌星輝流轉,精氣神已達巔峰。
他長身而起,袖袍一揮,煉製凝晶丹所需的數十種藥材紛紛自儲物戒中飛出,懸浮於空中。主藥玉髓芝溫潤如玉,輔藥或熾熱如炎陽,或清涼如月華,或厚重如大地,藥性各異,靈光閃耀。
“起!”
林燁低喝一聲,指尖彈出一縷混沌色的太初靈力,落入坤元鼎底部的法陣之中。
嗡!
鼎身輕震,地脈之火被引動,一股精純而溫和的淡金色火焰自鼎底升騰而起,將丹鼎包裹。這地火經由丹鼎閣陣法提煉,狂暴儘去,隻留精純,最適合煉丹。
預熱丹鼎,林燁動作如行雲流水,玄瞳開啟,仔細感知著鼎內溫度的變化,直到某個臨界點。
“玉髓芝,入!”
他首先投入的便是主藥玉髓芝。白玉般的靈芝落入鼎中,在淡金火焰的包裹下,並未立刻融化,而是表麵泛起瑩瑩光華,開始緩慢地釋放出精純無比的玉髓靈液。這一步,需以文火慢煨,逼出其本源靈萃,急不得。
林燁心神高度集中,雙手如同穿花蝴蝶,不斷打出控火法訣,調整著火焰的大小與溫度,確保玉髓芝的靈液被完美萃取,不損分毫藥性。
數個時辰後,玉髓芝徹底化為一小團散發著磅礴生機與道韻的乳白色靈液,懸浮在鼎爐中央。
接下來,便是投入各種輔藥,進行藥性融合。這是煉丹過程中最為複雜和關鍵的一步,稍有差池,便會導致藥性衝突,前功儘棄。
“赤陽果,入!取其陽和之力,催化靈機!”
“月影草,入!調和陰陽,穩定藥性!”
“地龍藤,入!固本培元,承載丹力!”
……
一種種藥材被林燁按照特定的順序和時機投入鼎中。他的控火之術已然臻至化境,火焰時而如春風細雨,溫柔包裹;時而如夏日驕陽,猛烈煆燒;時而又如秋月清輝,冷靜沉澱。
更令人驚歎的是,他並非簡單地按照丹方步驟操作。九轉玄瞳之下,每一種藥材投入後,與其他藥液融合時產生的細微變化、能量衝突、雜質衍生,都清晰無比地呈現在他“眼前”。
他時而引動一絲太初之氣,如同最靈巧的雙手,深入藥液內部,將那即將爆發的藥性衝突悄然撫平、調和;時而模擬混沌化生之理,引導著不同屬性的藥力,沿著某種玄奧的軌跡相互纏繞、滲透,達成一種動態的平衡。
在他的操控下,鼎爐內的藥液非但沒有因為眾多藥材的加入而變得混亂,反而愈發晶瑩剔透,色彩斑斕的藥力如同百川歸海,開始朝著中心那團玉髓芝靈液彙聚,漸漸融合成一團拳頭大小、內部仿佛有星雲流轉、道韻盎然的混沌色液體!
丹液初成!
接下來,便是最考驗神識與耐心,也最為凶險的“凝丹”與“養丹”過程。需要以神識為引,以靈力為錘,將這團混沌丹液不斷壓縮、錘煉,剔除最後一絲雜質,使其內部結構趨於穩定,最終固化成型。
林燁深吸一口氣,雙手虛抱丹鼎,神識如同無數細絲,探入鼎中,將那團混沌丹液完全包裹。
“混沌為引,萬法歸宗,凝!”
他心中默念《混沌經》奧義,神識之力不再是蠻橫地擠壓,而是帶著一種“衍化”、“定型”的意蘊,引導著丹液內部的能量,自發地向中心收縮、凝聚!
同時,他操控地火,化作無數細密的火焰針芒,如同鍛打神兵一般,從四麵八方錘煉著丹液,將最後殘餘的些微雜質徹底焚儘。
時間在寂靜中流逝。
丹液體積不斷縮小,顏色愈發深邃,從混沌色逐漸向一種內斂的暗金色轉變,表麵開始浮現出絲絲縷縷玄奧的丹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