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陽城外,秦軍營地內一片死寂,唯有篝火偶爾發出“劈啪”聲響,似是這肅殺夜空中不甘的抗訴。白驍獨自坐在營帳中,鎧甲未解,血汙斑駁,那柄染血的魚腸劍就橫放在案幾上,他眼神空洞地凝視著跳躍的火苗,仿若陷入了往昔回憶的泥沼。
十二歲那年,他躲在草垛,親眼目睹姐姐被韓軍擄走,當作“人牲”釘在祭壇木樁上。姐姐淒厲的慘叫,韓軍張狂的狂笑,如噩夢纏繞他多年,複仇成了他活著的唯一信念。可如今,宜陽之戰陷入僵局,他心中竟湧起一絲迷茫。
“將軍,趙國使者求見。”帳外親衛的通報聲打斷了他的思緒。白驍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絲疑惑:“讓他進來。”
帳簾掀開,一名身著趙國服飾的中年男子穩步走入,他目光狡黠,拱手行禮:“白將軍,久仰久仰。在下趙國使者趙靳,特奉李牧將軍之命,前來與將軍一敘。”
白驍冷哼一聲:“有何事快說,莫要兜圈子。”
趙靳微微一笑,不疾不徐道:“將軍,我家李牧將軍誠心調停秦韓之戰,實是不忍見生靈塗炭。可如今這和談,還缺將軍您的一份助力。”說著,他湊近一步,壓低聲音:“將軍若能在和談時,應下我趙國一些小小的條件,日後趙國定當助將軍成就大業,您這血海深仇,也不愁報不了。”
白驍猛地起身,手按劍柄,怒目而視:“你這是何意?莫要以為我白驍是那為求私利、罔顧大義之人!”
趙靳卻不慌不忙,臉上笑意依舊:“將軍息怒,您且想想,秦國朝堂之上,對您這位先鋒大將可曾全然信任?您為複仇不惜一切,可旁人未必懂您。趙國願為您提供庇護,給您複仇的機會,何樂而不為呢?”
白驍心中一震,趙靳這番話,仿若一把利刃,直直戳中他心底的隱憂。他在秦國多年,戰功赫赫,卻也因複仇手段激進,引得不少非議。可他又怎會輕易背叛秦國?一時間,他陷入兩難。
與此同時,宜陽城內,薑蕪在臨時居所中,對著那半枚刻有“公子虔”三字的殘玉發呆。她指尖輕撫著玉麵,心中滿是疑惑與不安。這玉玨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身世秘密?父親身為墨家矩子,又為何會與公子虔有所關聯?
正出神間,門被輕輕叩響。薑蕪警覺起身,低聲問道:“誰?”
“薑姑娘,是我,申不亥的侍從阿福。”門外傳來一個略顯沙啞的聲音。
薑蕪微微皺眉,猶豫片刻後打開門,隻見阿福滿臉憔悴,眼中透著哀傷:“姑娘,我家將軍已去,可他生前一直敬重姑娘,念著姑娘心懷大義。如今宜陽百姓受苦,阿福鬥膽求姑娘,在這和談之際,一定要為百姓爭條活路。”
薑蕪心中一痛,看著阿福誠摯的模樣,輕輕點頭:“你放心,我定當儘力。”
阿福剛走,張黻卻又帶著幾名親衛匆匆趕來。他臉色陰沉似水,一進門便質問道:“薑蕪,聽說趙國使者去了秦軍營地,你可知此事?你與那白驍,莫不是暗中勾結,要將我宜陽拱手送人?”
薑蕪心頭火起,冷聲道:“相邦莫要血口噴人,我薑蕪一心隻為宜陽百姓,怎會做那等不忠不義之事?趙國使者來意,我與將軍一樣,也是方才知曉。”
張黻冷哼一聲,目光在屋內掃視一圈,似是在尋找破綻:“最好如此。這宜陽是韓國根基,若有差池,你我都擔不起罪責。”
和談當日,城外臨時搭建的營帳中氣氛凝重。白驍、薑蕪代表秦韓雙方入座,李牧端坐主位,趙靳立於其後。
李牧率先開口:“今日邀二位前來,隻為平息戰火,讓百姓得以安寧。秦韓兩國相鄰,多年征戰,損耗巨大,實該罷手言和。”
白驍沉聲道:“李將軍所言有理,可這和談條件,還需公平合理,我秦軍將士的血不能白流。”
薑蕪也點頭道:“正是,宜陽百姓已受苦良久,和談之後,需確保他們生活安穩。”
李牧微微頷首:“那是自然。我趙國提議,秦韓以宜陽城外五十裡為界,劃分疆土,互不侵擾。秦軍退至邊界以西,韓國補償一定物資給秦國,以作此次戰爭損耗。”
白驍與薑蕪對視一眼,心中皆在權衡利弊。這條件看似公允,可白驍卻總覺得有些蹊蹺,薑蕪也暗自思忖,趙國如此熱心調停,莫非另有所圖?
“將軍,此條件於我秦國而言,看似有利,實則暗藏玄機。”白驍身後,一名謀士低聲道:“宜陽乃戰略要地,五十裡開外,我軍防線將後移,日後若再起戰事,恐陷入被動。”
薑蕪這邊,阿福也悄悄遞上紙條:“姑娘,聽聞趙國近日在邊境頻繁調兵,似有異動。”
白驍目光一凜,看向李牧:“李將軍,這劃分疆土之事,怕是還需再議。我聽聞趙國近日在邊境有所動作,莫不是想趁著秦韓和談,坐收漁利?”
李牧臉色微變,旋即鎮定自若道:“白將軍多慮了,我趙國調兵,隻為自保,絕無他意。這和談乃是為七國和平,將軍莫要因猜忌壞了大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薑蕪也站起身來:“李將軍,宜陽百姓的安危係於一線,我等不得不謹慎。若趙國真心調停,還望坦誠相見。”
營帳內氣氛劍拔弩張,就在此時,帳外突然傳來一陣喧鬨。一名秦軍斥候匆匆闖入:“報!將軍,後方發現大量趙國騎兵,正朝宜陽趕來!”
眾人臉色大變,白驍怒視李牧:“好你個李牧,果真心懷不軌!這便是你所謂的調停?”
李牧卻站起身來,哈哈大笑:“兵不厭詐,這亂世之中,唯有強者才能生存。秦韓相爭,趙國自是要抓住時機,壯大自身。今日這宜陽,我趙國要定了!”
說罷,他一揮手,趙靳帶著幾名親衛迅速製住白驍與薑蕪,營帳外,秦軍與韓軍也被趙國軍隊包圍,局勢瞬間失控。
白驍奮力掙紮,怒喝道:“李牧,你以為這般就能得逞?我秦軍將士定不會坐以待斃!”
薑蕪也冷眼相對:“你背信棄義,妄圖挑起更大戰亂,七國百姓都不會放過你!”
李牧卻不為所動,下令道:“將他們押下去,看好了。待我拿下宜陽,再處置他們。”
宜陽城內,聽聞城外變故,張黻心急如焚,登上城頭,隻見趙國大軍如潮水般湧來。他知道,此番宜陽危矣,可韓國援軍遠水救不了近火。
“傳令下去,拚死抵抗!”張黻嘶吼道,聲音中透著絕望。
秦軍營地內,將士們雖被包圍,但仍頑強抵抗。一時間,喊殺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宜陽大地再度被血光籠罩。
白驍被押在營帳中,心急如焚。他望著帳外混亂的戰局,心中滿是悔恨。若自己當初能識破趙國陰謀,何至於此?他看向同樣被困的薑蕪,低聲道:“薑蕪,是我連累了你。若有機會,你一定要逃出去,將這陰謀告知天下。”
薑蕪慘然一笑:“如今這局麵,怕是你我都難以脫身。隻恨這亂世,道義被權謀踐踏,百姓受苦不迭。”
“烽火亂世起乾戈,詭計權謀苦難多。血浸宜陽魂欲斷,蒼生何望太平歌。”城樓上,旗幟在風中翻卷,故事暫歇,餘韻悠悠。宜陽的戰火愈燃愈烈,白驍與薑蕪的命運懸於一線,趙國的野心能否得逞?秦國與韓國又將如何應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諸多懸念,留待後續篇章揭曉,仿若在曆史長河中投下巨石,驚起千層浪,久久難以平息。
喜歡秦朝曆險記請大家收藏:()秦朝曆險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