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霧籠罩著西北邊陲,一座孤零零的烽火台矗立在崎嶇山脊上,如同守望遠方的哨兵。這是秦國邊防線上的重要據點,連接著綿延數百裡的烽燧網絡。
商鞅立於城牆之上,目光如炬,凝視著遠方若隱若現的山脈。他身旁,侍衛長趙破羌神色凝重。
"武安君,邊關最近很不太平。"趙破羌壓低聲音道,"細作回報,有可疑人員在我國邊境出沒,行蹤詭秘。"
商鞅點頭,眉頭微蹙:"我已聽聞。加派巡邏,嚴防死守。一旦發現異常,立即上報。"
"遵命。"趙破羌抱拳領命,轉身離去。
商鞅獨自佇立良久,心中隱隱不安。自秦國日漸強大,不少勢力暗中蠢蠢欲動,試圖遏製秦國崛起。這些天來,邊境小規模摩擦不斷,卻又不見大軍壓境,令人費解。
次日清晨,城內一處偏僻宅院中,三名蒙麵男子圍坐在矮桌旁,聲音壓得極低。
"時機已到,今晚行動。"為首者輕輕敲擊桌麵,眼中閃爍著陰冷的光芒,"務必引秦軍主力出城,為我軍創造突襲機會。"
"可烽火台守備森嚴,如何接近?"一名瘦削男子憂心忡忡。
為首者冷笑:"自有安排。你等暫且休息,入夜後按計劃行事。"
夜幕降臨,邊關如同披上了一層黑紗。邊境烽火台上,守卒們例行巡視,卻不知危險正悄然逼近。
一隊身著秦軍服飾的人馬緩緩接近烽火台,為首者高舉火把,大聲喊道:"奉武安君之命,前來換防!"
守卒們麵麵相覷,將領狐疑道:"未曾收到調令,爾等可有憑證?"
為首者麵色一沉,從懷中掏出一枚令牌:"睜大眼看清楚,這是何物?"
守卒頭領接過令牌,借著火光細看,果然是秦軍統領的令牌。他猶豫片刻,終究不敢違抗上令,放行道:"既是武安君之命,請入內歇息。我等即刻交接。"
陌生隊伍入內不久,烽火台內突然傳來一陣騷動,緊接著,幾名守卒被悄然擊倒。為首的蒙麵人冷笑道:"動手,點燃狼煙!"
很快,濃煙衝天而起,在夜色中格外醒目。按照約定,這是邊境遭受大規模入侵的緊急信號,需要城內駐軍火速馳援。
鹹陽城內,正在議事的嬴渠梁突然接到急報:"陛下,西北邊境烽火大起,疑有大軍入侵!"
眾臣色變,嬴渠梁立刻起身:"傳令,大軍即刻啟程,馳援邊關!"
商鞅卻反常地保持沉默,眉頭緊鎖。嬴渠梁敏銳地察覺到他的異常:"武安君為何不語?可有疑慮?"
商鞅緩緩站起,抱拳道:"陛下明鑒。臣感覺此事蹊蹺。前日細作回報,周邊諸國並無大規模調兵跡象,何來突然入侵?"
"那烽火又作何解釋?"嬴渠梁沉聲問道。
商鞅目光如炬:"臣懷疑是敵人偽造的假警報,意在引我大軍出城。請陛下暫緩出兵,容臣親往查探。"
嬴渠梁沉思片刻,點頭道:"武安君見多識廣,就依你之見。但若真有敵襲,則刻不容緩。"
商鞅抱拳領命,迅速離開大殿。他直奔軍營,點起精銳騎兵二十人,又叮囑道:"多帶火把及引燃物,隨我前往!"
與此同時,城外數裡處的密林中,一支數千人的軍隊正屏息以待。主將低聲下令:"一旦秦軍主力出城,我軍立刻突襲,直搗黃龍!"
然而,預想中的秦軍大部隊並未出現。密林中的將士們焦躁不安,主將眉頭緊鎖:"為何秦軍不出動?難道..."
此時,商鞅已率領小隊悄然接近了發出警報的烽火台。遠遠望去,台上依稀可見幾個人影在走動。
"奇怪,若真有敵軍入侵,守卒應該更加警惕才是。"商鞅喃喃自語,轉頭對副將低聲道,"你帶五人從側麵接近,我率餘眾正麵應對。記住,不要驚動他們。"
副將領命而去。商鞅帶領剩餘騎兵繞到烽火台另一側,發現一處地勢較低的台階。他示意手下安靜,親自爬上去查看情況。
烽火台上,幾名假扮秦軍的刺客正焦急等待城內反應。為首者咒罵道:"該死,為何秦軍遲遲不出城?"
突然,一個低沉的聲音在身後響起:"因為秦軍早已識破你等詭計。"
眾刺客大驚失色,轉身見一名身著便裝的中年男子正冷冷注視著他們。為首刺客很快認出了來人,厲聲道:"武安君商鞅!"
商鞅麵色冷峻:"擅點狼煙,欺騙朝廷,罪當誅!繳械投降,尚可留你等全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