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得給商會起個名字。
朱棡的腦海裡閃過一個念頭,一個帶著些許惡趣味的名字。
就叫阿裡商會吧。
希望它也能創造一個屬於這個時代的商業奇跡。
可誰來掌舵這艘即將起航的商業巨輪呢?
他自己分身乏術,總不能事事親為。
一個塵封在記憶深處,卻又如雷貫耳的名字,猛地跳了出來。
沈萬三。
那個富可敵國,甚至敢跟老朱叫板的江南第一豪商。
這個時代,簡直是商人的地獄模式。
可沈萬三卻能在那樣的環境下,積累起潑天的財富,這足以證明他的商業天賦。
若是能將這樣的人才招攬到麾下,再用後世那些先進的商業理念加以引導……
朱棡仿佛已經看到一個金融巨擘,正在冉冉升起。
他不再猶豫,立刻走到書案前,鋪開一張信紙。
“來人,筆墨伺候。”
他要親自修書一封,通過錦衣衛的秘密渠道,送到遠在江南的沈萬三手中。
……
與此同時,千裡之外的金陵皇宮。
禦書房內,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
朱元璋靠在龍椅上,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
他麵前的禦案上,攤著一本戶部尚書楊思義剛剛呈遞上來的奏折。
國庫空虛。
又是這四個字。
大明初立,百廢待興,處處都需要用錢。
安撫百姓要錢,修繕城池要錢,犒賞三軍要錢,就連官吏們的俸祿,都快發不出來了。
可偏偏,朝廷的賦稅收入,卻少得可憐。
“陛下,為今之計,唯有休養生息。”
“靜待土豆在天下普及,屆時糧食豐產,國庫自然充盈。”
楊思義的話,還在耳邊回響。
又是等土豆。
這幫大臣,除了等土豆,就不會說點彆的嗎?
朱元璋煩躁地抓了抓頭皮,感覺自己頭發都快被愁白了。
他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三兒子,朱棡。
那個臭小子,腦子活泛,鬼點子多得是。
要是他在這,肯定不會讓自己這麼乾等著。
上次送來的那些牛羊馬匹,還有那些金銀財寶,雖然解了燃眉之急,可終究是杯水車薪。
這小子,打完仗也不知道趕緊滾回金陵來。
一個人待在北平,樂不思蜀了是吧?
把爛攤子都丟給咱,讓咱一個人在這發愁。
越想越氣。
朱元璋猛地一拍桌子,上麵的奏折都跟著跳了一下。
“這個逆子!”
他對著空蕩蕩的大殿,低聲罵了一句。
“來人!”
一名內侍太監聞聲,立刻小跑著進來,跪伏在地。
“傳朕口諭,去中書省,讓李善長立刻給咱擬旨!”
“催燕王朱棡,即刻返回金陵!”
“是,陛下。”
內侍太監不敢有絲毫耽擱,領了口諭,直奔中書省而去。
中書省內,李善長聽完內侍太監傳達的口諭,渾濁的老眼中閃過精光。
他揮了揮手,讓內侍退下。
陛下這是……想燕王殿下了?
不,不僅僅是想念。
更是倚重。
國庫的窘境,他這個左丞相自然一清二楚。
滿朝文武都束手無策,陛下卻在這個時候,急召遠在北平的燕王回京。
這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看來,日後對這位燕王殿下,要更加謙卑恭敬才行。
李善長親自走到案前,研好了墨,鋪開一張明黃的絹帛。
他提起筆,一筆一劃,用最工整的館閣體,書寫起這份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