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骨頭,就是這麼軟。”
“嘴上喊著寧死不屈,心裡卻全是男盜女娼的齷齪心思。”
“來人。”
“將高啟、張羽、王彝一乾人等,全部打入大牢,嚴加看管。”
“遵命!”
陸炳一揮手,幾名錦衣衛立刻上前,將已經癱軟如泥的高啟等人拖了下去。
大堂內,再次恢複了寂靜。
朱棡站起身,走到魏觀麵前,居高臨下地看著他。
“本王,要在姑蘇多留幾日。”
“這幾日,本王要看到全城的詩集,都化為灰燼。”
“本王要親自看著它燒。”
他的聲音很輕,卻讓魏觀的心臟驟然縮緊。
“等燒完了詩,再把他們,連同你……”
朱棡的目光掃過堂上所有官員。
“一並押解回金陵,交由父皇親自發落。”
……
數日後。
金陵,皇城,奉天殿。
朱元璋端坐於龍椅之上,麵沉似水。
他的麵前,站著風塵仆仆的朱棡,還有一臉仁厚的太子朱標。
李善長、劉伯溫等一眾文武大臣,分列兩側,噤若寒蟬。
大殿的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
“……事情的經過,便是如此。”
朱棡剛剛彙報完姑蘇之行,聲音平靜,聽不出任何情緒。
“高啟之流,心懷前元,蔑視我大明,煽動人心,其罪當誅。”
“姑蘇知府魏觀,屍位素餐,包庇縱容,亦是同罪。”
朱元璋聽完,沒有立刻說話。
他粗大的手指,一下一下地敲擊著龍椅的扶手。
每一下,都像是敲在殿中所有人的心上。
突然,他停下了動作。
一股滔天的怒火,從他身上爆發出來。
“好一個江南士子!好一個前朝的孝子賢孫!”
朱元璋猛地一拍扶手,站了起來,聲音如同暴怒的雄獅。
“咱辛辛苦苦打下這江山,是為了讓天下的百姓能有口飯吃,能活下去!”
“他們倒好!吃著咱大明的米,喝著咱大明的水,心裡卻還念著那個張士誠!”
“他們看不起咱這個放牛娃出身的皇帝!”
朱元璋在禦階上走來走去,胸膛劇烈起伏。
“殺!”
“不光是這個高啟!所有跟他唱和的,寫詩懷念前元的,全都給咱抓起來!”
“咱要殺到他們怕!殺到他們再也不敢嚼舌根子!”
皇帝的怒吼,在大殿中回蕩。
大臣們一個個把頭埋得更低了,生怕被天子的怒火波及。
太子朱標見狀,連忙上前一步,躬身行禮。
“父皇息怒!”
“高啟等人固然有罪,但若因此牽連過廣,恐怕會引起江南士林動蕩啊。”
“讀書人掌握輿論,若他們心生怨懟,於我大明江山社稷,並非好事。”
朱標的聲音溫和而懇切,試圖為那些可能會被牽連的士子求情。
他一向宅心仁厚,不願看到血流成河的場麵。
朱元璋的怒氣,稍稍平複了一些。
他看向自己的長子,眼神複雜。
標兒什麼都好,就是心腸太軟了。
就在這時,一直沉默的朱棡,突然開口了。
“皇兄此言差矣。”
他上前一步,與朱標並肩而立,目光卻銳利如刀。
“對付這群人,懷柔是沒用的。”
“你越是寬容,他們就越覺得你好欺負,越覺得我朱家得國不正。”
“今日有一個高啟,我們放過了與他相關的人。”
“明日,就會有千百個李啟、王啟站出來,繼續懷念他們的舊主子!”
朱棡的聲音,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唯有鐵血,唯有雷霆手段,才能震懾住這幫陽奉陰違的家夥!”
“要殺,就要殺得人頭滾滾,殺得血流成河!”
“我大明的江山,是無數將士用命換來的,不是他們動動筆杆子就能顛覆的!”
“要讓他們明白一個道理……”
朱棡頓了頓,一字一句地說道。
“君,就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