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的倒計時,如同一道無形的鞭子,抽打著劫後餘生的地球聯盟。
中樞城的重建不再是簡單地修複戰爭創傷,而是被賦予了全新的、更加宏偉的使命——為人類文明搭建通往星際時代的跳板。
三大核心工程,在聯盟最高優先級的資源傾斜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與決心,破土動工。
第一幕:赤道星港——通往宇宙的門戶
在地球赤道附近,一片原本荒蕪的海域,如今變成了地球上最龐大的工地。
機械城的自動化工程艦隊與鋼鐵堡壘的巨型鍛造平台在這裡彙合,日夜不息地轟鳴著。
一座龐大得超乎想象的人工島嶼正在被從海底構築起來,其骨架由無數根粗大的、摻入了星際合金的超級混凝土柱支撐。
島嶼表麵,平整的起降跑道如同巨獸的脊梁,向遠方延伸,足以容納數艘“地球號”級彆的戰艦同時停泊。
跑道旁,高聳的艦艇維護架、能量加注塔如同鋼鐵森林般拔地而起。
更引人注目的,是位於星港中央的那座巨型穹頂建築——星際通訊塔。
塔身高度超過千米,頂端裝置著由老博士和李娜團隊設計的、基於平衡能量原理的超大型信號聚焦陣列。
它不僅能與遠在太陽係邊緣的“遊隼”偵察機保持穩定聯係,更肩負著未來向深空發射文明信號、嘗試與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建立溝通的重任。
整個星港被一層流動著混沌灰色光芒的能量護盾籠罩,這是平衡核心能量應用技術的又一次突破,確保了這處戰略要地即使在遭受突襲時,也能擁有強大的自我保護能力。
這裡,將被命名為“啟明星港”。
它不僅是戰艦的巢穴,更是人類文明正式邁向星辰大海的宣言。
第二幕:星海學院——播種未來
中樞城東南角的果實能力學院,正式升級為“地球聯盟星海學院”。
學院的徽章在原有的嫩芽與果實基礎上,增添了環繞的星軌與一艘抽象的星艦圖案。
課程表進行了徹底的革新。
除了原有的能力開發與控製課程,大量的新學科被引入:
星際生物研究係:學員們在一間充滿各種能量禁錮場的實驗室裡,近距離觀察、分析著被封存的機械掠奪者殘骸和能量巨獸的組織樣本,學習識彆外星生物的特征、弱點與潛在價值。
一位老教授指著全息投影上巨獸的基因圖譜,沉聲道:“了解你的敵人,是生存的第一步;而學會利用敵人,則是走向強大的開始。”
異星語言與文明破譯係:基於卡倫的通訊記錄和監視衛星的數據流,學員們嘗試解析α星係的語言邏輯和編碼方式。
課堂上,不再是單純的單詞記憶,而是充滿了對異星思維模式的推測與辯論。
“語言是文明的鏡子,破譯它,我們才能理解掠奪者為何是掠奪者。”一位來自舊時代語言學世家的教官如是說。
星際環境適應與生存係:模擬失重艙、極端溫度環境室、輻射屏蔽實驗場……學員們在這裡體驗著宇宙空間的嚴酷,學習如何在真空、低溫、高輻射環境下運用自己的能力生存和戰鬥。
小跳和她的同學們在一次次的失重翻滾中,艱難地調整著速度能力的發力方式。
這裡培養的不再僅僅是戰士,更是未來星際探索與外交的先行者、科學家和工程師。
文明的種子,在這裡被播撒向更廣闊的領域。
第三幕:平衡奧秘——探尋本源之力
星穹大廳下方,開辟出了一片更加隱秘、守衛更加森嚴的區域——“平衡核心研究所”。
這裡彙聚了聯盟最頂尖的物理學家、能量學家和材料學家,老博士的輪椅幾乎常駐於此。
研究所的核心任務,是徹底解析平衡核心的能量本質,並實現其可控化應用。
巨大的環形實驗場內,平衡核心被安置在中央,通過特製的能量導管,將其釋放的能量引導至周圍數十個不同的實驗平台。
在一個平台上,研究人員正嘗試將極度稀釋的平衡能量注入一種新型的晶體矩陣中,試圖製造出能夠穩定儲存、並可以緩慢釋放能量的小型化“電池”。
如果成功,它將徹底改變現有能量武器的供能方式。
在另一個平台上,工程師們正在測試一種基於平衡能量場原理的“空間穩定器”。
理論模型顯示,它有可能在小型區域內製造出穩定的空間泡,用於保護精密儀器免受宇宙輻射和微隕石的侵害,甚至是……為未來的超光速理論研究提供實驗基礎。
“我們麵對的,不僅僅是戰爭。”老博士看著各項實驗數據,電子眼閃爍著深邃的光芒,“我們正在觸摸宇宙的某種底層規則。
平衡能量,或許是文明能否真正踏入星際的關鍵。
我們必須走在時間前麵,在敵人再次到來時,不僅要有盾,更要有能刺穿星海的矛。”
三大設施的興建,標誌著地球文明的發展軌跡,發生了根本性的轉折。
從被動地守護一顆星球,到主動地規劃星空,人類終於將目光,堅定不移地投向了那片曾經帶來毀滅、卻也蘊含著無限可能的深邃宇宙。
通往未來的基石,正在一磚一瓦地奠定。
喜歡重生:我靠惡魔果實稱霸末世請大家收藏:()重生:我靠惡魔果實稱霸末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