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夫”的陰影如同實質般的鉛雲,沉甸甸地壓在每一個知情者的心頭。但林風很清楚,恐慌是比敵人更可怕的腐蝕劑。他迅速調整了心態,將這份壓力轉化為了更縝密的規劃和更高效的執行力。
“主動出擊,乾擾其派遣鏈條?”淩重複著林風的話,冷冽的眼眸中閃過思索的光芒,“這想法很冒險,但……值得嘗試。總比坐在這裡等著那把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落下的鍘刀要強。”
小瑤則是既感到巨大的挑戰,又抑製不住技術宅的興奮。她摩挲著“諦聽”係統冰涼的金屬外殼,像是撫摸心愛的寵物:“風哥,你的意思是,我們不光要偷聽,還要想辦法‘嗆’他們一下?比如,偽造一個‘目標已清除’或者‘信號源定位錯誤’的指令發回去?”
“理論上可行,但實際操作難度極大。”林風沒有盲目樂觀,“‘破碎星環’的通訊加密等級很高,我們目前隻能破譯外圍和捕捉關鍵詞,想要完全模擬他們的高層指令,幾乎不可能。而且,一旦被識破,等於直接告訴他們我們擁有強大的電子戰能力,會立刻引來更猛烈的打擊。”
他走到臨時繪製的、標注著已知信息和推測的態勢圖前,指著代表“鐵鏽墳場”觀察點和其可能上級連接方向的箭頭:“我們不需要,也做不到完全冒充。我們的目標是製造‘噪音’,製造不確定性。比如,利用‘諦聽’係統的主動乾擾模塊,在他們與上級進行關鍵通訊時,進行特定頻段的阻塞式乾擾,或者注入大量無意義的垃圾數據,讓他們的信息傳遞變得困難、延遲甚至出錯。”
他頓了頓,補充了一個更大膽的想法:“甚至,我們可以嘗試利用‘星海遺珠’中關於能量信息糾纏的模糊原理,結合‘星火’核心的能量,模擬出一種‘區域性空間擾動’的假象。讓他們的遠程探測設備接收到錯誤的背景輻射讀數,誤判我們這片區域的能量環境極不穩定,不適合‘清道夫’這類高精密單位活動。當然,這隻是理論上的設想,需要反複試驗,成功率未知。”
“聽起來就像是在他們的耳朵邊上敲鑼打鼓,還往他們望遠鏡上潑臟水!”阿亮雖然聽不懂太多技術細節,但比喻打得相當形象,他咧著嘴,“這個俺喜歡!夠惡心人!”
計劃既定,立刻行動。小瑤帶領著通訊小組,開始全力鑽研“諦聽”係統的主動乾擾功能,並嘗試結合林風提供的那些玄之又玄的能量知識,設計乾擾方案。淩則進一步加強了據點的實體防禦,尤其是對“星火”核心和工坊區的保護,假設了多重物理障礙和偽裝,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即便“清道夫”真的來了,也要讓它找不到首要打擊目標,或者啃掉幾顆硬核桃。
林風自己則再次聯係了灰雀。這一次,他沒有任何客套,直接提出了更進一步的援助請求——需要“鐵砧”在電子戰和反高價值單體目標方麵,提供儘可能的技術支持和情報共享。
灰雀的回複來得很快,並且再次親自前來,與他同行的還有一名戴著厚重眼鏡、頭發亂糟糟、看起來有些木訥的技術員,以及一小隊護衛押送著的幾個密封嚴實的箱子。
“林風先生,會長對你們目前的處境非常重視。”灰雀開門見山,“這位是‘鐵砧’信息戰部門的工程師,代號‘墨魚’,他帶來了會長特批的一套‘雜音製造者’iii型定向乾擾陣列,以及部分關於應對高威脅單兵單位的戰術建議和數據包。”
名叫“墨魚”的技術員推了推厚厚的眼鏡,聲音有些沉悶,但提到設備時眼中閃過一絲光亮:“‘雜音製造者’……好東西,可以模擬十七種常見頻段的背景輻射噪聲,並能進行特定波形注入……需要配合高精度定向天線使用……”他一邊嘀咕著,一邊已經迫不及待地去查看那些箱子了。
林風心中一定,維克托莉亞這次的支持力度空前,看來“清道夫”的威脅讓她也感受到了壓力,或者說,她更加看好林風這邊的潛力,願意下重注。
“感謝會長的鼎力相助。”林風真誠地說道,“另外,關於‘清道夫’……”
灰雀點了點頭,示意護衛將一個加密的數據存儲棒交給林風:“這是我們會內部整理的,關於曆史上疑似與‘清道夫’交火或遭遇的記錄,包括一些戰場殘留數據分析、對方表現出的戰術特點、以及我們分析出的可能弱點。請注意,這些信息大多模糊且未經完全證實,隻能作為參考。會長特彆強調,‘清道夫’型號未知,任何基於過往經驗的判斷都可能存在偏差,務必保持最高警惕。”
林風鄭重地接過存儲棒,這玩意兒的價值,某種程度上比那套乾擾陣列更高。
送走灰雀和那位沉迷於設備的“墨魚”工程師後,林風立刻將數據棒的內容在“潛影”平板上打開,與淩、小瑤和阿亮一起研究。
資料並不算多,但觸目驚心。一些模糊的影像截圖顯示的是被巨力撕裂的裝甲板、融化成琉璃狀的地麵、以及某種非爪非刃造成的恐怖創口。文字描述中提到,某些型號的“清道夫”擁有極強的物理防禦和自愈能力,對常規動能武器抗性極高;有的則表現出對能量武器的一定適應性或抗性;它們通常行動迅捷,戰術冷酷高效,缺乏明顯的情感波動,似乎隻為完成任務而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弱點”一欄裡的信息更是稀少且模糊:可能對極端環境超高溫超低溫)適應性有限?可能依賴某種形式的遠程指令或能量補給?核心處理單元位置不明,但推測受到重創會影響其功能……
“這他娘的……看了跟沒看差不多啊!”阿亮撓著頭,有些煩躁,“合著就知道這玩意兒硬、快、狠,還打不死?”
“至少我們知道,用普通步槍子彈糊臉估計效果不大。”淩冷靜地分析,“能量武器可能是更好的選擇,但需要更高功率。而且,必須攻擊其疑似核心部位。”
小瑤指著一段關於“清道夫”可能依賴加密數據鏈進行戰術更新的描述:“風哥,這是不是意味著,如果我們能成功乾擾它的通訊,哪怕隻是暫時的,也可能讓它出現一瞬間的‘呆滯’或者戰術判斷失誤?”
“很有可能!”林風眼中一亮,“這就是我們的機會!強大的個體往往依賴於精準的信息獲取和處理。一旦信息流被擾亂,再強的武力也會打折。‘墨魚’帶來的乾擾陣列,必須儘快部署和測試!”
接下來的幾天,據點進入了緊張的臨戰準備狀態。在“墨魚”工程師他堅持要彆人叫他這個代號)的技術指導下,小瑤等人成功在據點外圍幾個隱蔽的製高點上,部署了“雜音製造者”乾擾陣列。這套係統果然先進,啟動時幾乎無聲無息,但根據“諦聽”係統的反饋,其對特定方向的信號傳輸造成了顯著的乾擾效果。
同時,林風親自帶隊,利用夜晚的掩護,在據點外圍可能的入侵路徑上,布設了更多“鐵砧”提供的反人員傳感器和簡易爆炸裝置。他甚至借鑒了舊時代的一些陷阱思路,設計了幾個利用滑輪和重物構成的物理阻滯裝置,不求殺敵,隻求能延緩對方腳步,為防禦方爭取反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