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在想著:“為什麼這個小女孩,不能和自己好好商量一下呢?比如協商一下,自己隻抄80等等,這樣多好!”
“哦~”水木突然恍然大悟:“難道,這是一個女孩喜歡自己的表現?她在饞自己的身子!”
水木想到這的時候,隻見得紫發小女孩正在狠狠的瞪著自己,眼神中,仿佛充滿殺氣一般!
叮鈴鈴~
叮鈴鈴~
又到了一場考試的時間,這一場考的是‘意者道德規範’!
當然,事實上,這個和另一門是合起來考的!
這裡說的‘意的道德規範’,其實是在說遠古時代的意者,那個時候,比如兩個‘意者’要戰鬥的話,一定要先報招數,以及招式的特點,不能偷襲!
比如,張三看李四不爽,想要揍李四,那個時候的張三,是不能直接找李四打架的。首先,一定要先給李四下一個戰書,這個戰書中內容倒無所謂,但是戰書中的內容,一般都是會細數對方的種種自己看著不爽的罪行,或是真的,或是假的,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這個戰書的意義是要明確的告訴對方——你準備好哈,我要揍你了!
當然,戰書一般還會約定戰鬥的地點,時間,戰鬥的方法,以及戰鬥到性質!
比如說,能否用兵器?能否用暗器?是隻分勝負,還是生死之戰?
這些,都是一定要在戰書中約定好的,而且不能違約!
否則呢,就會成為那個時代的公敵!
而且呢,在戰鬥的過程中,在出招之前,一定要報出自己的招數,比如張三要準備對李四使用幻術,那麼,他在使用幻術之前必須說:“李四,要小心了,接下來我要使用幻術了,我這個幻術的原理是……陷入其中的人會怎樣怎樣……”
但是,遠古時候的這個‘道德規範’已經明顯不適用於當下的時代了!
這要從兩千多年前的一位‘意者’說起,那個人叫做‘武’,他在當時的人們,都還在遵從遠古時代的規矩的時候,他首先提出了‘意者,非莽也,兼詐也’的說法,並且也是這麼做的!
什麼意思呢?就是當是的‘武’以為,一個合格的‘意者’,不僅要有強大的‘意術’,而且還要有強大的‘頭腦’。否則的話,你就是一個莽夫了!空有一番力氣!
那麼,這個所謂的‘頭腦’在‘意者’當中,如何體現呢?那就是‘詐’,那就是看在戰鬥的時候,誰能用夠欺騙到對方!
‘武’以為,能夠欺騙到對方,不僅不是遠古時代,人們所說的‘品不端也’,而是更加聰明,代表,此人是一個合格的‘意者!’
也正因為如此,當時的‘武’,可以說是舉世皆敵,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但是他仍然堅持著自己的這一套理論,他認為,‘意者’之間的戰鬥,最終目的就是勝利,就是相互隱瞞,欺騙,就是為了勝利,可以不擇手段!
‘意術’可以作為自己的實力,那麼,‘聰明’為什麼就不可以作為自己的實力呢?‘陰險’為什麼就不可以作為自己的實力呢?
當時,‘武’的出現,擾亂了整個江湖。整個江湖上對‘武’喊打喊殺!
最終,縱然‘武’的天才,無可挑剔,可謂當時的第一人,但‘武’一人之力,終難敵整個江湖。
可是,‘武’雖然死了……但是,‘武’打開的潘多拉魔盒卻再也無法關上!
據說,‘武’當時,把自己的一套理論體係,寫了下來,於是,後人雖然麵上不說,但心底中,實際上還是很認同‘武’的!
是的,其實大部分的人都認同‘武’,隻不過,隻有‘武’把這一點拿到明麵上來而已!
所以,就有後人感慨:“武,慧也?愚也?”
也正因為如此,在‘武’死後,整個江湖的風氣,便再也回不到遠古了,而是的確處處充滿了暗算,欺騙,腦力的作用,也伴隨著‘意者’,如果一個‘意者’不會兩套詐術,那麼,還真無法撐得上一個合格的‘意者’。
當渾濁成為一種常態,那麼,清白就是一種罪!
在這個時代,如果誰還遵從遠古時代的規矩,活不過三天!
所以,這場考試說是考的是‘意的道德規範’,倒不如說考的是‘遠古意的道德規範!’
喜歡本心之源請大家收藏:()本心之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